……
“懺悔、懺悔!”
“苦難降臨,唯有純潔者能得到救贖!”
木頭人的禱告聲再次在耳邊響起。
但和之前不一樣的是,教會的門口已經被一群人擠滿。
這群人有些是木頭人,有些是正常人,身上大多都穿著破舊的麻衣,手裡或提著籃子,或提著竹簍,有的裝著水果,有的裝著蔬菜,彰顯出市井的淩亂。
而一致的是,這些人的臉上都有著同樣的虔誠和期盼。
他們排列成兩條長隊,擁擠著兩名穿著黑袍的教會侍者,哇啦哇啦的說著一些「善良」和「奉獻」的詞語。
“大人,今天是「感恩日」!”貞德適時的給出了提醒。
感恩日?
羅倫腦海中瞬間想起貞德之前曾說過的一句話:教皇大人會在明天的「禱告日儀式」上和您見麵。
所以,「感恩日」和「禱告日」,是這個世界對於某些「節日」的另一種定義嗎?
心裡猜測的同時,排著長隊的人群突然就向著他跪了下來,包括那兩名穿著黑袍的教會侍者。
“見過大人!”
“噢,神明在上,大人的高貴就像天上的太陽一樣耀眼!”
“……”
羅倫有些無奈。
果然,走到哪兒都是這麼的光彩奪目。
沒辦法,為了維持人設,隻能故作鎮定的朝著跪下的人群點了點頭,並優雅的舉起手中的《啟示錄》,示意大家起來。
人群便又開始稱頌起羅倫的寬厚和仁慈。
“讚美仁慈的大人!”
“大人的心胸就像大海一樣寬厚!”
“……”
等到稱頌完後,人群才終於站了起來。
然後,便一個個的排著隊,將籃子裡的水果和蔬菜全部交給了兩名黑袍侍者。
而兩名黑袍侍者則是對著人群回敬道:“神,會看到你們的善良和無私!”
收到回敬的人們,臉上立即就洋溢起了幸福的笑容,仿佛心靈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謔,這就是「感恩日」?
……
“貞德,我來考考你,為什麼神明要定下「感恩日」。”
“回大人的話!”
貞德馬上的嚴肅的回答道:“偉大的神明恩賜給了信徒們「變化」的非凡能力,讓信徒們可以脫離「病痛」、「饑餓」和「災禍」的困苦。”
“而且,在勞作的時候,也不再疲憊,可以日夜不停的耕作和種植。”
“信徒們心中感恩,便有了每周一次的「感恩日」。”
“在感恩日這一天,農夫們會獻上最鮮美的水果和蔬菜,織婦們會獻上最精細的布匹,商販們會獻上寶物和財貨……”
“……”
不是節日?
而是一周一次?
羅倫終於知道白河鎮教會,為什麼會這麼富有了。
原來都是來自於平民們對偉大神明的「感恩」和「奉獻」!
果然,這個世界還是有好人的!
好人們勤勞又善良。
他們不知疲憊的日夜勞作,隻為了在感恩日這一天,將最美好的收獲奉獻給教會。
好人們純潔又無私。
他們並不乞求太多的回報,隻希望在獻上收獲時能得到神明的注視,獲取心靈上的滿足。
真好!
這烏漆嘛黑的世界!
……
“懺悔、懺悔!”
“苦難降臨,唯有純潔者能得到救贖!”
木頭人的禱告聲正如貞德所說的一樣,完全不知疲憊。
而且,他們在用鐵鞭抽打後背的時候,也仿佛完全感知不到痛苦,繼續虔誠的向神明獻上「忠誠」和「信仰」。
這也讓羅倫的心裡生出了一個新的疑惑。
按照貞德話裡的意思,平民們被恩賜了「變化」的能力後,便可以脫離「病痛」、「饑餓」和「災禍」。
那既然這些都可以脫離,不就是妥妥的「永動機」嗎?
都永動機了,為什麼還要耕作和種植?
種出來的東西給誰吃?
貴族?
貴族的「變化」不是比平民們更強嗎?
他們應該更加抗餓,更加不知疲憊,更加沒有病痛和災禍才對啊!
正想著時,半紅半青的蘋果,又一次出現在了眼前。
“大人,您不願意接受我的奉獻嗎?”
玩偶娃娃的語氣中帶著些許的失落:“這真的是貝利先生早上剛從果樹上摘下來的蘋果!”
噢,差點忘了這個玩偶娃娃。
羅倫收回看向四周的目光,並微笑著朝著玩偶娃娃點了點頭:“不,我願意接受你的奉獻,這個蘋果一看就非常可口!”
“真的嗎?太好了!”
玩偶娃娃高興的拍起了手掌:“如果貝利先生知道我將蘋果獻給了您這樣高貴的大人,一定會允許我成為「苦行者」的!”
“苦行者?”
這是羅倫第二次聽到「苦行者」這三個字。
第一次是布萊在向他請罪時說的:白河鎮的「苦行者」已經超過了五百。
但他並不知道,苦行都代表的真正含義。
不過,慶幸的是,玩偶娃娃顯然是知道的。
在聽到羅倫的話後,他立即又開口道:
“邪惡的女巫已經再次在世界遊蕩,唯有正義勇敢的騎士,才能將她們重新趕回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