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長放下手裡的保溫杯,示意他坐。
然後一邊嚼著枸杞,一邊雙手交叉放在大肚子上,悠悠地道。
顧司衍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嗯,知道。”
難道,是嫌他老婆捐少了?
不應該呀!
整個大院裡,還有誰能蓋過她老婆?
照著他家團長的風格,一向中規中矩,能捐個五六十就差不多了。
“你老婆,捐了十萬零五千。”
團長不愧是團長,不論說什麼話,都是一副波瀾不驚,讓人琢磨不透他的意思。
不過,顧司衍一向也懶得猜。
“嫌少?再捐點兒?”
“就這事,還值當耽誤吃飯?我下午還有事兒呢!”
“回頭您讓管這事的財務,直接聯係蘇總秘書就行!”
“我老婆手裡,多少要留點零花錢吧?”
團長的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沒眼看的朝他揮了揮手,“出去!”
“記得幫我把門帶上!”
於是,顧司衍又莫名其妙的起身,走了。
團長也歎了口氣,又好笑又無奈。
拿起電話,給夫人撥了回去。
“小邱捐的那筆錢,正常記賬收下便是。”
“小顧這邊?哼,這小子知不知情?”
“他能不同意?”
“這小子為了給媳婦兒長臉,什麼事情都乾得出來!”
“那整座新橋的籌建,有一半以上的錢都是他母親捐的。”
“顧司衍還會在乎,自己媳婦兒捐的這三瓜兩棗嗎?”
*
邱秀英後來一想,覺得捐款數額被曝光,也挺好。
她想的是,隨著自己將這筆稿費全部捐出。
那麼至少這大院裡麵,沒有那麼多人,再因為她手裡多了一筆天降橫財而一直盯著她了。
這一點,邱秀英至少預料的沒錯。
自打稿費全數捐出以後,大院裡的鄰居們再見到她後,除了話裡話外,說她有些犯傻。
所有人的情緒,都變得平和、穩定,且親近了許多。
緊接著,邱秀英把自己剩餘全部的精力,全部投入到新項目的建設。
她用最短的時間,找到了楚省最好的設計團隊。
這個團隊的主設計師,曾在過去兩年內,成功打造了數個溫泉小鎮的項目。
其中一個項目的設計,還在國際上拿過大獎。
當邱秀英把自己的想法,嘗試和對方深入溝通,很快便勾起了對方的興趣。
雙方一拍即合!
實地考察過後,很快給出了合理的建造方案。
隨後,邱秀英開始不斷推進這個項目,變得越來越忙碌。
與此同時,軍區大院誕生了一位文壇新星。
且這位文壇新星,將自己的巨額稿費全部捐作建橋籌款的事情,被廣為流傳。
她的事跡,很快引起了各方媒體的關注。
先是軍報,派來特約記者采訪。
礙於軍報主編的麵子,她好不容易騰出半天時間來接受訪問。
沒想到幾天之後,省報的記者又聞訊趕來了。
省報,算得上是她投稿老東家,最早的伯樂!
不得已,邱秀英又想辦法騰出了半天時間。
省報不僅用頭版頭條,重點報道了她慷慨捐款的事跡,並且挖出了她從前見義勇為的過往。
外麵的新聞,逐漸傳的沸沸揚揚。
而此時的邱秀英,正愁的不行。
就在她的高級女子會所,做好了萬全準備,隻待破土動工之時。
開工的手續,卻遲遲辦不下來。
她挺著孕肚,往相關部門跑了整整三趟。
對方給出的回複,完全一致:
“不行!這樣的項目,我們從來沒有批過……”
邱秀英的新事業,才剛剛開始,就遇到了一個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