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修解釋道:“這是臨陽農機廠的核心廠區。”
“最早這裡生產過坦克,都是按照軍用標準修建的生產線。”
“後來產品被淘汰,轉做民用拖拉機了。”
“但民用市場也卷不過國內的大廠,漸漸就有些凋零了。”
“在我接手之前,這裡是半死不活的狀態。”
吳向前看著那些鋥光瓦亮的機器,充滿了懷疑。
“你可拉倒吧,我看這裡不像是荒廢已久的樣子,你這生產線一塵不染,一看就是擼出過火星子的那種。”
魏修笑著的點頭:“滿負荷運轉也就是最近的事情。”
“而且我們生產,也是以零部件為主。”
“整車的部分很少。”
鄭華民:“你還出口拖拉機零部件?”
“嗯呐!”
魏修走到一堆剛剛鍛造好的輪轂處。
“就比如這玩意兒,我們也加入了捆綁銷售的套餐。”
輪胎?
眾人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
已知:魏修的主要客戶是老鄉。
由此可得,主要客戶是很窮的。
那地方車都買不起,怎麼可能需要輪胎?
就算有那麼一點需求,他們也都是搞發達國家剩下的二手。
你捆綁銷售輪胎,能有市場嗎?
吳向前:“我不懂了,輪胎輪轂你咋銷售?”
魏修一本正經。
“114+250+煤氣罐=迫擊炮。”
“同理可得——?”
麵對魏修引導式的提問。
大家的腦海中當時就蹦出了答案
114+250+煤氣罐+輪胎=牽引式火炮!
彆說!
真彆說!
魏修真是一個產品經理聖體。
彆人眼中平平無奇的東西,在他這裡能翻出花來。
老鄉平常用的都是組合搬運式炮管。
每次出動,要麼人力拉動,要麼是畜力拉動。
所有東西都是拆成零件,到了地方再組裝起來。
現在可好。
魏修利用有限的資源,做了有機的融合。
直接解決了大口徑炮不好機動的問題。
給火炮加上輪子,對老鄉們來說難於登天。
中東每多增加一台輪式式火炮,就會有以豐田皮卡失去生命。
但對於魏修來說,給火炮加上輪子,隻是順帶手的事情。
而且從倉庫裡的版麵成品觀察。
魏修的這套產品不是隻做了粗暴地加法。
輪子和炮身的連接處明顯有加強工藝。
這是考慮到了火炮發射時的巨大後坐力。
鄭華民看著成品,有些不知道該怎麼形容。
難評,真的很難評。
站在旁觀者的角度,魏修確實有兩把刷子,能化腐朽神奇。
但是作為國安十七局的一把手。
他心裡有一萬匹小動物飄過。
這也尼瑪太離譜了吧!
老鄉們十年前是純步兵。
一個月前升級為了炮兵。
而現在!
老鄉們直接變成摩托化炮兵了。
就這個玩意兒,前麵整上一台皮卡車。
一聲令下,瞬間能變出一個炮火集群。
“魏總,不是我說,真沒有你這樣做加法的。”
“兩根鋼管焊個煤氣罐,你整出迫擊炮。”
“再焊上個輪子,你整出牽引式火炮。”
“照這個路子。”
“你再焊兩個翅膀,老鄉們是不是就有戰略轟炸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