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我是女大學生,能不能再上一點,我還沒有拍到。”
魏修定睛一瞧,覺得不能讓粉絲寒心。
“後台看看有沒有占庫存的,先給踢了,優先保障愛釣魚的女大!”
…
…
時間倒回到十幾分鐘之前。
首都。
空軍裝備研究院。
論證處副主任,空軍最年輕的一位少將鄭宇智看著調令,滿腹牢騷。
“首長,能不能緩緩再說,我手頭的項目真的挺緊要的。”
鄭宇智是一位純技術型軍官。
當年從哈工大畢業時,拿著高能物理學和分子聚合材料兩個含金量極高的學位。
海軍、空軍還有科學院強迫頭,差點為這個人才打起來。
最終鄭宇智選擇了空軍。
不負上級期望,鄭宇智進入空軍研究院之後,屢立奇功。
軍銜晉升的速度堪比坐火箭。
很快就成為了空軍內最年輕的一位少將。
能有今天的成績。
一是因為他的理論基礎特彆紮實,學術領域屬於拔尖的存在。
二來。
就是因為他的勤奮。
他每天隻睡六小時,其餘的時間都在工作。
六年沒換過手機,手機上也沒有任何娛樂消遣的app。
正因為如此。
宋仁德才將碳纖維課題組的組長位置給了他。
“小鄭啊,情況多嚴峻,我想你是知道的。”
“海軍和空軍,甚至還有航天口,都被材料學卡的很嚴重。”
“如果我們無法在碳纖維領域內取得突破,將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上級已經提及督辦此事,讓我找一位既懂機體,又懂材料的人來掛帥。”
“空軍這邊,除了你,沒有彆人了。”
宋仁德也是千挑萬選之後,才確定了這個人選。
課題組的組長由鄭宇智擔任。
兩位副組長則是由海軍和航天員選派,都是精兵強將。
“現在不管你手頭什麼工作,都給我放一邊。”
“材料才是重中之重。”
“一定、務必要在碳纖維領域取得突破。”
“算我拜托你了。”
看著首長的言辭懇切,鄭宇智也沒法不答應了。
作為空軍的裝備論證專家。
他深知碳纖維的重要性。
但他也清楚的知道這份工作的困難。
短時間內要想突破現在的技術桎梏,除非開了天眼。
“首長,我隻能說嘗試,成果真的無法保證。”
“碳纖維這塊的困難大家都懂。”
“實驗室裡好辦,但到了人量產,誰都沒譜。”
宋仁德拍拍他的肩膀:“事在人為嘛!”
“那好吧,我儘量!”
“嗯。”宋仁德突然話鋒一轉。“當然了,我也要囑咐你一句,工作是工作,私人生活也不能完全舍棄。”
鄭宇智沒聽懂:“什麼意思?”
“你都三十四了,家庭還沒有著落。”
“另外,我聽說你沒有任何興趣愛好,假也不休。”
“甚至手機上連一些常用的軟件都沒有?”
鄭宇智有些不好意思:“是這樣的,我覺得那些沒意義。”
宋仁德心情有些複雜。
他希望下屬好好工作,但他不希望下屬成為無情的機器。
這樣對他的心理健康不好。
“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我希望你分開。”
“再說了,娛樂什麼的,也不完全沒有意義。”
“就拿短視頻平台來說,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全方位的信息獲取渠道。”
“你不要完全抵觸嘛。”
“人家都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現在的書的功能,大部分都被手機替代了。”
“你不要和社會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