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他們通過地麵情報和衛星偵察網,總是有條不紊的監控玉盤項目。”
“但自從我們把項目隱藏在民用之後,對麵就像無頭蒼蠅一樣。”
“我猜他們現在也很惱火,可能以為我們的玉盤項目已經中止了吧?”
聽到這話。
魏修不驕不躁。
保密這塊的亮點,隻是這個計劃最微不足道的一點。
後續,還會有驚喜。
他更關心的是天上的那隻眼睛。
“司令員。”
“聽您這意思。”
“鎖眼還在監控我們的衛星基地是嗎?”
李成豐點點頭:“當然,每次過頂亞洲,我們的四大發射基地都是他們觀測的重點。”
國內一共有四個發射基地。
西北一個,海島一個,中部一個,西南一個。
隻要鎖眼到了合適的軌道,必定會開眼掃描。
這已經是航天部隊的日常演練科目了。
李成豐解釋道:“由於角度的關係,西北的發射場是他們觀測最清楚的一個基地。”
“不過還好,目前西北發射場的任務幾乎全都是科研任務。”
“軍事任務全都轉到海島那邊了。”
“海島那邊的防諜措施也比較好做。”
西北發射場是最靠北的一個發射場。
建成的時間也最早。
因此很多建築設施都有曆史遺留問題。
在防諜這方麵有一些缺失。
海島是近些年才建設起來的,有後發優勢。
而且海島的交通運輸條件比較便利。
因為如果在內陸發射場,火箭和衛星的運輸主要靠鐵路和空運。
鐵路這塊,對於衛星和箭體的大小有明確限製。
一旦直徑超過3.35米,就無法運輸。
空運這塊呢,空間稍微能放大到4米的限製。
但不可控性更高。
所以後期的重要任務,幾乎清一色的采用海運的方式,將火箭和衛星運輸至發射基地。
因此,海島發射基地就成為了首選。
就著話題,李成豐順理成章的問道:“魏總,這次發射,你考慮在哪個場發射?”
“我們這邊推薦海島。”
“一來是各項基礎設施條件比較好。”
“另外運輸也較為便利。”
“到時候發射,我們航天部隊能給你提供最大的協助。”
確定發射場也是魏修這一趟的主要任務。
對於發射場的選擇,他心中有已經有了明確的答案。
“我們還是希望在西北基地發射。”
李成豐有些好奇:“西北?運輸條件夠嗎?”
魏修:“夠,我們的箭體和衛星尺寸都比較小。”
台下一位參謀舉手道:“即便運輸條件夠,我們還是建議選擇海島,那邊條件比較便利,地理上也有優勢。”
近些年。
國內重要項目都在海島發射,這都是經驗之談。
一般的民營公司想申請到海島,還申請不到呢。
但李司令員已經明確的表示提供協助了,魏修明明有更好的選擇。
可他還是義正言辭的拒絕道。
“海島條件好是不假。”
“我們對於航天部隊的好意也十分感動。”
“但我們還是選擇西北。”
眾人不解,異口同聲問道:“為什麼?”
“因為那個地方看得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