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燦並不知道,姚敬業也學了自己的手法,打算找音樂人同樣惡心一下自己。
但即使知道,也不會在意。
在姚敬業煩惱的這段時間裡,李燦再度回歸學院,與國家交響樂團的樂手們初次見麵,聊了點音樂上的東西,並且按照樂曲內容對各聲部的聯係方向做出了一些指導。
工作室則是交由陳罡與趙澤管控,各項工作均是走入正規。
一晃五天後,待李燦再次回到工作室時,居然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燦哥!火了!火了!”
“啥火了?誰又火了?”
“林鋒和韓佳音!”
陳罡將近期的數據表遞給李燦,激動的開口道。
“《仙俠》劇上映前的最後一次宣傳預熱開始了,林鋒和韓佳音放送了第二首男女對唱主題曲《涼涼》,這一波火的比上一次還狠!”
“嗯?這才幾天啊?!”
李燦有些意外,這起飛速度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快。
就在李燦回到學院的第三天裡,《仙俠》劇的最後一次宣傳徹底展開。
這一次的宣傳力度是以往完全不能相比的,真金白銀的投放看得出來野心勃勃。
或許隻有等正式播出後,宣傳力度才會更大一些。
在《驚鴻一麵》預告片後,《仙俠》劇組連續放了三個正常的商業宣傳片,以及一係列的拍攝花絮,“幕後故事”等內容,用以吸引觀眾。
也正是因為如此,林鋒和韓佳音的關注度在這段時間裡,上升過後,有一個降溫的過程。
就在這一次的降溫後,也終於隨著最後一輪的宣傳再次出現於大眾視野。
宣傳片的配樂,便是《涼涼》。
“主要是因為歌名。”
陳罡笑了,愈發感覺燦哥簡直是個天才。
簡直堪稱是熱梗製造機。
“《涼涼》火了,沒有涼涼,雖然歌名不吉利,但網友們自己開始玩梗了...”
“哈哈哈好啊,不錯不錯,看這走勢,彈射起步,原地升天啊!”
李燦看著數據圖,忍不住咋舌。
畢竟隻有兩天,數據圖看起來確實唬人。
這簡直快接近90°飆升了,Y軸數據迅速被拉長收縮,視覺衝擊相當強烈。
“那鋒哥和佳音這兩天要跑通告嗎?”
“已經在跑了。”
陳罡嘿嘿一笑。
“現在網上都在誇《仙俠》主題曲,畢竟一出就是兩首情歌對唱,現在主播和嘉賓搞活動都非常喜歡用《驚鴻一麵》,而《涼涼》自帶熱度,大家都饞很久了,很多平台和KTV都想來要《涼涼》的授權,正等你簽呢,渠道版稅這一塊收入要漲。”
“分成呢?”
“市場最高,百分之40。”
李燦點點頭,露出一絲喜意。
一線城市的KTV一年交的版權費用普遍在三萬到五萬,小城市的KTV普遍在五千到一萬。
這些版權費由音集協負責收繳監督,收繳上來的費用,音集協會進行抽成。
根據歌曲在全國KTV播放統計的數據進行分配,交由詞曲編唱,或是公司等權益人的手上,根據不同的合同占比再次進行分成。
音集協先抽百分之45用以向下征收與管理版權費相關工作。
公司根據和李燦的獨立工作室合同,抽百分之5。
打工仔的歌手抽取百分之10,李燦的詞曲編製作拿走百分之40。
看似不高。
但全國範圍內,注冊的KTV起碼有12萬家,積少成多,收入絕對不可小覷。
即使按照每家八千的數字來算,這也是將近10億的大蛋糕,實際數字恐怕不止如此。
減去音集協分成,按照歌曲播放量來分配。
一旦作品多搞幾個KTV鐘愛的熱歌,在大市場中的播放量能達到百分之1上下,一年因此躺著賺上個大幾百萬也不是不可能的。
如果是現象級爆款,那隻在KTV這一個渠道裡,單曲都可能在當年產生上千萬的收益。
而KTV最鐘愛的歌曲,除了朗朗上口的一些“土”歌。
自然就是對唱的情歌了。
一個受到40歲以上客人的喜愛,一個被年輕人與學生黨們常用作於談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