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下,技術科的臨時工坊,是整個獨立團駐地最繁忙,也是最核心的地方。
馬燈被點到了最亮,將這片小小的區域照得如同白晝。
耿忠就像一個高速旋轉的陀螺,一刻也不得停歇。
他剛剛指導學徒們完成了最後一個藥型罩的敲打定型,又立刻投身到了最危險的炸藥配比工作中。
那些黃色的、帶著刺鼻氣味的硝化棉,在他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被小心翼翼地稱量、混合、壓實。
每一個步驟,他都親力親為,不敢有絲毫的馬虎。
因為他知道,這東西,稍有不慎,就是一場驚天動地的大爆炸,足以將整個技術科都送上天。
他的幾個學徒,也是滿頭大汗,緊張地給他打著下手。
然而,問題也隨之而來。
核心的技術環節,比如藥型罩的定型和炸藥的配比,隻有耿忠和經過他初步培訓的幾個學徒能做。
但大量的輔助性工作,比如將敲好的藥型罩固定在木箱裡,用麻繩將炸藥包捆紮結實,製作防潮層,安裝引信……這些看似簡單卻極其耗時耗力的活兒,卻無人能做。
已經製作完成的零部件,在工坊的角落裡,堆積如山。
而後續的組裝工作,卻嚴重滯後。
整個生產流程,在“組裝”這個環節,被卡住了脖子。
趙剛作為政委,心細如發。
他沒有像李雲龍那樣隻盯著前線挖土的進度,而是在後方各個單位來回巡查,協調解決問題。
當他來到技術科時,一眼就看出了這個致命的瓶頸。
“耿忠同誌,怎麼回事?”
趙剛走到耿忠身邊,看著他額頭上豆大的汗珠,關切地問。
“是不是人手不夠?”
耿忠抬起頭,用袖子擦了一把臉,露出了一個無奈的苦笑。
“政委,您看出來了。”
他指了指角落裡那堆積如山的零部件。
“沒辦法,主力部隊都在前線挖土,一個蘿卜一個坑,根本抽不出人來。”
“光靠我們技術科這幾個人,要完成團長定下的十個‘大家夥’的任務,時間上,確實有點緊張。”
耿忠說得很委婉,但趙剛瞬間就明白了問題的嚴重性。
這不是“有點緊張”。
是“非常緊張”!
照這個速度下去,天亮之前,彆說十個,能完成五個都算是奇跡了!
而李雲龍,可是立下了軍令狀的!
這是一個典型的“組織協調”問題,而不是“技術問題”。
這,恰好是趙剛這位燕京大學高材生,最擅長的領域!
趙剛的腦子,飛速地運轉起來。
戰鬥部隊不能動,技術人員要攻關核心環節。
那人,從哪裡來?
他的腦中,立刻浮現出在延安學習時,教員們反複強調的思想。
——“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
——“發動群眾,依靠群眾,進行人民戰爭!”
對啊!
打仗,不僅僅是戰士們的事!
也是所有根據地人民的事!
一個絕妙的念頭,在他心中豁然開朗!
他立刻找到了正在前沿陣地手舞足蹈、指揮挖土的李雲龍。
“老李!你過來一下!”
李雲龍看到趙剛一臉嚴肅地跑過來,還以為出了什麼事。
“怎麼了政委?是不是鬼子有動靜了?”
“不是。”
趙剛把他拉到一旁,開門見山。
“技術科那邊,人手嚴重不足,生產進度跟不上了!”
“什麼?”
李雲龍一聽就急了。
“那怎麼辦?我總不能把正在挖土的弟兄們給抽回來吧?”
“不用!”
趙剛的眼中,閃爍著一種理性的、自信的光芒。
“戰士們,負責打仗和核心技術。”
“那些捆紮炸藥包、搬運材料的輔助性工作,我們可以發動群眾來幫忙!”
“發動群眾?”
李雲龍愣住了,他瞪大了眼睛,像看外星人一樣看著趙剛。
“政委,你沒搞錯吧?”
“讓那些老百姓,還有那些大嫂大娘們,來乾這個?”
“這可是要往戰場上送的家夥事,她們笨手笨腳的,能行嗎?萬一弄出點岔子來,那可是要命的!”
在李雲龍的觀念裡,打仗,就是男人的事,是部隊的事,跟老百姓,尤其是跟婦女,是扯不上關係的。
趙剛卻異常堅定地搖了搖頭。
“老李,你不能小看我們根據地的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