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福宮。
趙尋安和陳美人在小花園遇見了,各自行了禮,便坐在石桌旁敘話。
原本顯得擁擠的柔福宮,此刻是難得的清靜。
林氏伏誅,張承禮又忙著協理後宮,就隻剩下她們二人常在宮裡遇到。
一來二去,也熟識起來。
陳美人曆來就內向,就算在趙尋安麵前,話也不多。
見趙尋安鬱鬱寡歡,她不得不先開口,“趙昭儀是有什麼煩心事嗎,看起來興致不高的樣子。”
趙尋安勉強揚起唇角,道:“家裡出了點事,也不是什麼大事,我在宮裡本就幫不了什麼忙,隻能乾著急罷了。”
陳美人見她不想多說,自己也確實幫不上什麼,便沒再追問,換了話題。
“聽張妃說起,皇後娘娘的身子已經大好了,咱們是不是也該上門去看看。”
趙尋安眼底閃過一絲尷尬。
上次皇後特意給了機會,她借著皇後的名頭進了太極殿,誰知沒等天黑,就被皇帝差人送回柔福宮。
雖然有張妃開口,旁人不敢取笑她,皇後也沒再說起此事,她心裡總歸有個過不去的坎。
後來,就連太後都極少召她去慈寧宮,想必是對她失望至極。
她知道,那些人麵上不敢多說,私底下肯定在嘲笑她。
皇後都將她送到皇帝跟前了,她都沒本事留下來。
平日和眾人一起拜見皇後便罷了,單獨去看望皇後,她總覺得自己辜負了皇後的美意,有點對不起她。
陳美人不知她心裡想的那些事,見她又沒接話,索性摸出手腕上的玉珠撥弄起來。
她原本也不想去皇後麵前湊熱鬨的,隻是她和林氏一同入東宮,這麼多年二人同吃同住,在外人眼裡看起來,她們的關係最為親近。
現在林氏犯下大錯,她不用問,也知道旁人怎麼想的,就是不知皇後會不會遷怒於她。
所以,才想和趙尋安一起去看看。
突然,趙尋安開口:“你手上的珠串倒是彆致,往日怎麼沒見你戴過?”
陳美人舉起右手,回道:“這都是好多年前在東宮的時候,陛下賞賜的,前些日子我常戴著去清寧宮聽端嬪講經,總覺得沾染上了靈氣,便不舍得摘下來了。”
提起端嬪,兩人的神色都嚴肅了些。
皇後在禦花園出事,林氏畏罪自儘,人沒了,事情卻還沒完。
底下那些宮人都在傳,說這件事少不得有端嬪參與,否則陛下也不會讓她禁足。
姚家在京中根基不淺,朝堂上也有不少人脈,就因為禁足的事還有朝臣私下勸誡過陛下,說端嬪無辜,不該再受牽連。
趙尋安輕歎一口氣,“外頭那些烏糟的事咱們聽著就行,柔福宮有張妃在,咱們隻管關起門來踏踏實實過日子就成。”
陳美人誒了一聲。
她這種一沒出身二沒恩寵的人,隻求這樣混到老就成了。
趙尋安突然起身,“你倒是提醒我了,我確實該去小佛堂拜一拜。”
她的小娘病了,聽說已經下不得床,趙尋安不敢再去打擾皇後,隻能托人送了些銀錢出去。
眼下已過了三四日,還沒消息傳來,她心裡急得很。
清寧宮的小佛堂,原是姚楚自己設的,平日便在裡麵誦經打坐。
後來陸思思提議,讓姚楚給眾人講經,隔三差五便有人過來,時間一長,就算不來找姚楚,偶爾也會有人自己過來拜一拜,上上香。
其實宮裡也有佛堂,就設在雨花台,但進出都要記檔,且位置偏僻,遠比不上清寧宮方便。
所以,對於趙尋安的到來,陸思思一點兒不奇怪,反倒有點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