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她拿出來以後,才看清了封麵後麵的幾個字。
單看名字,好像就很有趣的樣子。
“我要聽這個。”時笙捏著書走到了喻文州的麵前。
喻文州接過書,看了一眼名字後表情有點複雜。
他甚至都以為自己今天晚上要給她念《資治通鑒》了,誰知道小姑娘的口味這麼獨特。
但為了哄時笙睡覺,今天她就是要聽《山海經》他也得念。
就這樣,總算是成功把時笙給哄回房間了。
時笙乖乖的在床上躺好,用被子將自己的身體裹得嚴嚴實實的,隻露出一顆腦袋在外麵。
喻文州在她旁邊靠著,替她攏了攏被子後問:“那我開始念了?”
時笙趕緊閉上眼睛回了一聲‘嗯’。
“從右耳的後側開始,刀片沿著脖子旁邊劃下,在經過鎖骨的時候稍微改變角度,一路切刀胸骨,形成‘V’字形的一半。”
“.....”
“用不持刀的手去仔細感受逝者的肺部的肺部是否出現了胸膜粘連,因為肺可能會粘在胸壁上。”
前麵在介紹一些關於逝者的情況和解剖的前期準備時,時笙一直都隻是安安靜靜的聽著。
但一說到這裡和醫學操作掛鉤的東西,她趕緊開口問:“喻老師,是這樣的嗎?”
喻文州點頭,“嗯,是這樣。”
時笙疑惑,“那前麵的那些東西呢?”
“我也不知道,畢竟隔行如隔山,殯葬做的一些東西和真正的治病救人肯定是有區彆的。”
時笙又‘嗯’了一聲,片刻後又問:“你不會覺得這種書籍會不專業嗎?”
喻文州笑,“存在即合理。”
專業類的書籍有專業人士的用法,非專業類的書籍有非專業人士的用法。
“那你覺得這本書應該算是科普類的還是文學類的。”時笙又問。
喻文州思考了一下,“科普類的文學書籍。”
至少他的看法是這樣的。
從殯葬師的角度出發,向人們介紹了一些相關知識的同時,也能讓人們能更平常心的看待死亡。
過了片刻後喻文州又補充:“算是專業知識和文學表達的融合,這種結合並不少見,隻要都抓住精髓,那就是好書。”
時笙讚同的點了點頭,喻文州摸了摸她的臉後又繼續念了起來。
隻是後麵的內容時笙聽得就沒有那麼認真了。
她一直在思考著剛剛喻文州的那句話:隻要都抓住了精髓,那就是好書。
喻文州還在照舊的念著,結果等到的不是小姑娘逐漸綿長的呼吸,而是時笙猛地從床上坐了起來。
“怎麼了?”他直接把書合上,焦急的看向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