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走,幾年的時間就算是過年都沒有回來過。
時嬈走的那天,時媽直接被氣到暈倒。
時笙那天聽到最多的話就是,她教的所有學生裡,包括男生都沒有遇到過像時嬈這樣固執的。
時嬈走了,時媽的關注力終於來到了時笙這邊。
她承認,在時嬈走的那天她是開心過的。
因為姐姐走了,她一定可以被媽媽關注到。
但當她提出想學畫畫那天,她才知道,姐姐的勇敢,是她一輩子都無法達到的。
按照時媽對她的計劃,她應該按部就班的去讀師範最後出來當老師。
但偏偏她卻在中途提出了自己想學畫畫,以後想當畫手這樣的話。
姐姐夠勇敢,可以脫離這個家,但是她的能力和膽量都不夠,最後隻能用絕食來抗議。
她一直在家裡人麵前都是軟軟的性子,沒有人想到這次她是來真的。
她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是真的三天什麼也沒吃什麼也沒喝。
最後時媽發現的時候她人已經暈倒在廁所裡了。
時笙被送去了醫院,用以後當美術老師為條件得到了可以學畫畫的機會。
但時媽的要求也很明確,她什麼都不用做,隻用好好學習、好好畫畫就可以。
如果考不上京大的美術學院,就乖乖的去讀師範。
從那時笙的生活就隻有兩件事:學習和學畫畫。
她也是在高中上心理課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的性格好像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的。
自卑、敏感、固執、患得患失、膽小、懦弱、遲鈍、彆扭。
好像什麼不好的詞彙都可以在她身上找到符合的地方。
比如擅長偽裝,在任何人麵前都是乖乖的樣子,但心裡倔強的不行。
比如明明很渴望交朋友,但始終不願意主動邁出第一步。
比如有時候明明心裡已經很難受了,但還是不願意找任何人傾訴。
比如很想得到大家的關注,但是永遠擔心下一刻自己會不會做錯事情。
連時笙自己都覺得自己的性格亂七八糟,有時候甚至自己都會很討厭自己。
時爸因為工作原因常年都不在家,在時笙的成長中幾乎是缺失的。
偶爾回來幾次,也都是以說教的形式來教育她幾句。
時笙也是後來才知道,她家的情況基本跟喪偶式婚姻差不多。
父親常年不著家,母親一個人顧著家裡。
但因為時媽也有自己的工作,留給家裡兩個女兒的耐心也是有限的。
時嬈足夠獨立所以她成才了,時笙是個習慣依賴她人的性格,所以一切都發展的偏離了路線。
從小到大,時笙對父母最深的印象就是老師,刻板又嚴厲了。
這也是為什麼最初嫁給喻文州的時候她為什麼會那麼怕。
把她說成對老師這個職業有心理陰影都不為過。
時笙從來沒有在外麵留宿過,所以搬去喻文州這邊的時候她心裡是有些激動的。
尤其是喻文州不在的那幾天,真的是她最快樂的時候。
她從來不知道,一天到晚都能自己一個人賴在家裡原來是這種感覺。
在她眼裡,結婚就是可以脫離曾經那個家了。
她想把自己曾經都沒有嘗試過的東西都嘗試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