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乾了一個多時辰,才從他們正院通到了大門口。
杜老二交代幾個小兒子把雪從院子裡運出去,運到院子外麵的空地上,自己準備帶著大兒子星劍去村子裡幫忙。
臨走的時候被李月娘叫住了,“讓鴻羽也跟著一起去幫忙吧,家裡這些雪,我們慢慢乾,到天黑,總能都運出去的。村裡有幾戶人家的房子不太好,不知道如今怎麼樣了,你們趕快去幫忙吧。”
“哎,好。”杜老二也答應了,帶著大兒子和二兒子一起拿著大掃把,從家門口開始往外掃。
幸好,這當初是大官的莊子,排場大,仆人多,打掃用的掃把自然也多,要不然還真不夠使的。
杜老二帶著兩個兒子,心急如焚的使勁往外清掃道路。
他們村當初蓋房子的時候,一部分人蓋的是磚瓦房,當然也有一部分人蓋的是泥瓦房,
承重能力不夠。
杜老二身為裡正也著急,
這個沒辦法,因為逃荒之前每戶人家的家底兒就不一樣,有富有的,自然也有貧窮的。
杜老二就算想幫忙,也不好單幫家境不好的。他要是給人家掏錢蓋房了,那些富有的人家心裡怎麼想?
裡正不是那麼好當的,有權利的同時,也要處事公正。
可是借錢給那些家境不好的人家,讓他們蓋房,他們也不願意。
他們想著屋頂用,從山上砍下來的上好的木樁子,又大又結實。
一定能撐過雪災的。
正好林河原本是木匠學徒,跟著他們小山村的一個老木匠學手藝,學了許多年。
老木匠一直讓他乾苦力活,還不願意教他幾分本事。但是畢竟跟著老木匠那麼些年,一些簡單的木工活他還是會做的。
像是把樹乾打磨成木板,用於屋頂,這個他是會做的,而且做的還很熟練。所以村裡許多蓋泥瓦房的人家都找林河。
林河忙活了許多天,將圓滾滾的木材打磨成一片一片的木板,給那些人家做屋頂使,也隻是象征性地收了一點微薄的手藝費。
他主要還是想徹底融入千水村。
……
蓋泥瓦房的人家,如今許多人家正在懊惱。
當初裡正在全村人的麵前時說過,有些人家家裡要是想蓋磚瓦房,但是沒錢的,可以從他那借。
但是當時許多蓋不起磚瓦房的人並不想借。
借了錢是能把磚瓦房給蓋起來,可是之後多久才能還上呢,家裡的兒子還要娶親,娃子們還要吃飯。
許多人家都不願意借,也覺得雪災應該也沒多大的雪,應該不至於把房子給壓塌了。
那是因為當時他們對真正北方的雪災沒有多少認知。
因為原本柳樹村的地界,是屬於整個大曆朝中間疆域偏北一些,算是北方人,但是和京城這真正的北方沒法比。
他們以為的大雪頂多也就是到膝蓋那裡,誰想到這雪災居然能到成年人腰窩那麼高。
如今他們的房子不是快要塌了,就是已經塌了,當然也有極好的幾家幸運的,沒有塌。
但無論哪一戶人家都是出動全家男丁,借著梯子趕快把屋頂上的雪掃下來。
最嚴重的就是有幾戶人家的房子直接塌了的,好在塌的時候都是在早晨天亮後,積雪太厚不堪重負才塌的。
因為天亮之後,大人都在外麵掃雪,小孩子也在外嬉鬨著,誰大年初一鑽在屋裡。
所以不幸中的萬幸,千水村並無人員傷亡。
杜老二帶著兩個兒子加快了手裡的動作,一直往村裡麵掃路。
一刻鐘後,終於迎麵看到了李家舅舅帶著李柏和許多家丁往這邊掃。
兩方人很快就把他們之見的路,掃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