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人一聽是裡正家要乾活計,自然很多人都來幫忙。
嘴裡還說著不要工錢,各自拿著家夥就催促杜老二趕快帶他們去蓋豬圈的地方,沒準今天就能打好地基。
不管村裡人怎麼說,工錢杜老二是一定掏的。一般鄉下給人蓋房子,一個壯丁是一天30文,中午管一頓飯。
杜老二,卻是直接給來乾活的村裡人一人一天50文,管中午晚上兩頓飯。
不為什麼,一是如今他們家也不差這些錢。二,就是豬圈蓋好,村裡人就要開始農忙了。
農忙很累人的,農忙結束之後,家裡的漢子都要累脫一層皮。
杜家的活在農忙之前,杜老二就想給村裡人多拿一些錢,吃上也豐盛一些,爭取不耽誤村裡人農忙時乾自家的活。
杜家的養豬場如火如荼地蓋了起來。有些村民很好奇,好好的豬圈為什麼叫養豬場,就聽裡正家的寶貝閨女菱寶說,
“因為要蓋許多個豬圈連在一起,養很多豬,所以要叫養豬場啊~”
其他正乾活的漢子都覺得菱寶這孩子真是機靈,還懂事,嘴還乖。
可不是,如今快到正午了,日頭熱下來,許多乾活的漢子身上已經出了一層汗。菱寶小小的一個人,剛到大人大腿那裡,就戴著一個茅草帽,端著一碗碗的綠豆湯給村裡人送。
這些揮灑汗水的漢子端著菱寶遞來的綠豆湯,喝起來心裡甜絲絲的,乾活更有力氣了。
其實杜幼菱也真的在綠豆湯裡放糖了,糖在大曆朝是很貴的,一般人家拿糖水待客就是很高的禮儀了。
杜幼菱直接在成桶的綠豆湯裡加糖,一般人家都不會這麼豪氣。村裡人隻當裡正家不愧是在城裡開酒樓的,手藝就是好,煮的綠豆湯都比人家家裡的甜。
杜幼菱笑眯眯地倒也沒說加糖,一天天的綠豆湯喝下去,免得村裡淳樸的叔叔伯伯心裡有負擔。
等到日頭正南的時候,杜老二帶著李月娘就過來了。
杜老二原本是和村裡人一塊乾的,到了中午飯食的時候,又趕著騾車回家接媳婦和幫著把飯帶過來。
杜家準備的飯食十分的豐盛,菜不多,但是量很大。
隻見兩個大木桶裡裝著滿滿的白菜溜肉段,幾乎是一半菜一半肉了,這幾乎是一般人家過年才能吃到的葷菜。
另外還有兩大筐蒸好的雜糧饅頭,一個個比手掌都大,還準備了一桶蛋花湯。
可謂是十分豐盛。
一時間,村裡的漢子都不好意思吃。
還是李月娘盛好,杜老二直接讓到村裡人的手裡,有了第一個人吃,後麵的人也就主動了。
等到最後幾十個漢子,一個個手裡裝著滿滿的肉菜上麵蓋著一個大饅頭,一口肉菜一口饅頭,吃的噴香。
杜家人吃的也是這些,杜幼菱甚至覺得和大家一起吃,挺熱鬨挺有意思。
一共四十個人蓋了十天,一個占地一畝地的大養豬場就建好了。
裡麵甚至可以同時養三百頭豬。
但是,至於要不要一下子養這麼多豬,杜家人還要考慮考慮。
一是,這麼多小豬崽可不好買,另外就是養豬養太多,怕得豬瘟。
而且馬上就要農忙了,所以抱豬崽也要農忙後了。
那個時候村裡家境良好的人家也會去抱豬崽,在各家院子裡養,養半年到冬天,過年宰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