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是啊,太子果然有大才!”
坐在上首的景元帝聽著朝臣們對自己愛子的誇讚,那是心裡美滋滋的,渾身上下洋溢著欣喜與驕傲。
慕容玄長身玉立,脊背挺的筆直,麵上卻仍舊是一副虛懷若穀、淡定自持的樣子。
與身後臉色發青的二皇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戶部尚書周大人是朝中德高望重的老臣,再過幾年就要乞骸骨了。對太子這個時候,給戶部想出一個創收的法子,很是有好感。
他原本是堅定的保皇黨,從來不準備牽扯到皇子們的“皇位之爭。”對眾皇子都是一樣的態度,如今因為這件事,倒是對慕容玄多了幾分好感。
反之,對將心機野心都擺在臉上,無甚大才卻氣量狹小的二皇子,多了幾分看不上眼。
周大人和自己的好友齊大人眼神示意了兩下,暗含吐槽之意。齊大人接受到周大人的意思,隻是笑了笑,卻並未作其他表示。
畢竟,皇上就坐在上首,下麵朝臣的任何小動作,隻要陛下想看,就逃不過陛下的眼睛。
他不喜歡的兒子,卻不代表彆人也能毫不留情地貶低。
周大人可以,是因為他有這個資本。他是兩朝重臣,先帝時期就是戶部尚書,一直到景元帝,人家都是朝中德高望重的老臣。
齊大人與之相比,資曆就要淺的多,所以低調、閉緊嘴巴才是為官之道。
當然也有支持二皇子的朝臣,他們彼此對視著,心裡都是憤懣,卻不敢真的表現出來。畢竟太子這件事辦的惠及萬民,是大功勞一件。
誰作死,在這個時候和滿朝文武說反話。隻能在心裡繼續憤懣,並且替二皇子委屈。
但這些都是無足輕重的,慕容玄看在眼裡,卻並不在意。他做這件事要達到的目的已經達到,想收到的效果也效果顯著。
那些小貓小狗的憤憤,他並不在意。
反正也影響不了大局。
大朝會,在滿朝文武一片欣喜,歌功頌德之中,圓滿結束。
……
臘月十六,清晨,京城中家家戶戶走出家門,開始了新一天的忙碌。
小商小販們忙著出攤做生意,有些手藝的匠人忙著做些短工賺取銀錢過個好年。普通百姓們則是忙著去菜市場買新鮮的肉菜,買年貨。
一片忙碌,也夾雜著熱鬨與煙火氣。
也就是這個時候,一小隊宮中侍衛從東華門出來,在皇城外麵張貼了一張張皇榜,並每處都留下一個人給百姓們講解。
另有其他侍衛,去菜市場和東西兩市。總之一天之內,京城中所有人都能了解到今日張貼的皇榜內容。
而皇榜內容,也就是慕容玄公布出來的“生豆芽”的法子。
一時之間,百姓們都很驚喜。這冬日能多一樣菜,不用光吃那老三樣的菜與醃菜,簡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啊!
而且生豆芽隻需要豆子就行,成本低,誰都吃得起。
百姓們更是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