雯姐兒這個小壽星穿了一身紅被五哥抱出來,像是個觀音座下的福娃娃似的。
就看到雯姐兒頭上還比較軟的胎發,被一分為二,用兩根細細的紅頭繩纏繞著,綁成了兩個豎起來的小辮,立在頭頂。
雖然看著有些傻,可正是這樣才體現出對孩子的喜愛。
此時,杜家的大廳裡,一張超大的八仙桌當成台子,上頭鋪了厚厚的絲綢。
接著大人們拿著各式各樣的東西,挨個往上放。
首先是作為祖父的杜老二放了塊玉佩,希望寶貝大孫女像這色澤瑩白的羊脂玉一般,貴重,且晶瑩剔透。
作為祖母的李月娘,放了一個水頭極好的翡翠鐲子,就希望寶貴孫女以後富貴一生。
接著是杜澤恩這個做父親的,放的是書本,希望寶貝女兒以後識文斷字,知書達理,像她娘親一樣溫婉有才情。
而作為母親的唐子萱,則是放了一把小木劍,小木劍總共就隻有大人一個手掌這麼長,短短的圓圓的,還十分光滑,一點木刺也沒有,主要就是給兒童玩的。
唐子萱知道自己的性格,有時候有些軟弱心思又敏感,也幸得是嫁到了杜家。要是放到了彆家,估計在那淩亂的後宅裡自保都成問題。
她不希望女兒長成了自己的性子,她是生在了曾經的平陽伯府,沒得選。
但是她的女兒,可是被全家寵在手心裡的寶貝,所以周歲宴上她就送了女兒一把小木劍,希望女兒以後能文能武,做個瀟灑的女俠。又或者是隻學會果敢的性子,做事瀟灑也好。
巧了也是,作為大伯的杜星劍,也是放了一把小小的圓圓胖胖的小木劍,是他自己親手刻的,隻是寓意保護著雯姐兒這個乖囡囡。
作為二伯的杜鴻羽放上來一隻狼毫筆,希望雯姐兒以後有學識,能寫筆好字。
作為三伯的杜永豐則是放上來一把全金的小算盤。
作為四伯的杜清安,則是放上來一副字畫,是他親手畫的小侄女的畫像。如今他的畫早已前進難求,杜清安想著小侄女要是真拿了這幅畫像,就說明她與丹青有緣。
以後等小姑侄女再大一些,他一定將自己這一身的不錯丹青,傳給小侄女兒。
最後就輪到年齡最小的杜幼菱,也就是雯姐兒的小姑姑,誰知道杜幼菱不走尋常路,沒有放一些尋常的物件,而是從懷裡掏了枚玉雕的印章放了上來,
杜幼菱這一舉措倒是引得許多賓客紛紛側目,畢竟像是小印這些東西,通常都寓意為官作宰,給侄子之類的小輩自然無可厚非。
可是雯姐兒畢竟是一個姑娘家。
杜幼菱全然不關注周圍人好奇探究的眼光,她隻看著眼神清明的雯姐兒。
如今雯姐兒剛剛滿歲,她不希望雯姐兒在全家的寵愛之下,也是和彆家的女兒一樣,
隻知道讀書習字,吟詩作對,女工做活,之後就是嫁人生子。她隻希望雯姐兒也能有自己喜歡的事情,做自己的事業。
等長大了也是一個能實現自我價值的姑娘
杜幼菱看著雯姐兒亮晶晶的目光,隻覺心中無比慰貼,無比的溫暖。
她很喜歡雯姐兒~
最後,就是其他各位賓客的“添禮”,無外乎是些吃的,漂亮的衣衫,繡品針線,小孩的玩具,像是撥浪鼓之類的小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