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他就風風火火地去找陳瑤商量細節。
看著陳猛急匆匆的背影,李巧笑著搖搖頭,對陳前道:“你爹呀,就喜歡炫耀。”
陳前看著父親充滿乾勁的背影,溫聲道:“娘,一門兩秀才一進士,在咱們這十裡八鄉也是頭一份的榮耀了。爹高興,也是人之常情。”
多好的孩子,偏偏生在他們家了,李巧心裡有些不是滋味。
“娘?”陳前敏銳地察覺到母親的欲言又止,“您可是有什麼話要說?”
李巧拉著陳前的手,“爹娘沒用,讓我兒受苦了,上次你中秀才,咱們隻請了至親,這次恐怕會被阿偉比下去。”
陳前微微一怔,隨即啞然失笑。
他握住母親有些粗糙的手,眼神清澈坦然:“娘,您多慮了。古話說得好,有多大的手,才能端多大的碗。
幾年前,咱家是什麼光景?才將將能吃飽飯?那時若硬要打腫臉充胖子去擺那流水席,不過是徒惹人笑話罷了。
阿娘要是也想辦流水席,待我來日高中,咱辦個更大的,怎麼樣?”
李巧看著兒子真誠坦蕩的眼睛,心頭那點細微的酸澀瞬間煙消雲散,隻剩下滿滿的欣慰。
她用力回握了一下兒子的手,眼圈微紅,“好,娘聽你的。”
中午把隔壁的劉管事也請了過來,大家一起吃了一頓席麵。
陳猛就準備趕著牛車和李巧一起回家。
隻是離開前,他特意把陳瑤喊到一邊,小聲問,“阿瑤,要不要給榆陽送封信?”
陳瑤愣了一下,“我聽阿偉的。”
晚飯後,兩兄妹坐在天井處乘涼,陳瑤提出了這個問題。
陳偉沉默了片刻,他抬眼望向北方,沉聲道,“我想去一趟榆陽。”
這麼多年過去了,他還是有些意難平,想去尋個結果。
陳瑤當即點頭:“好!那就去!”
頓了頓她繼續說道,“阿爺、阿奶也走了好幾年了,最近來信越來越少,咱們去看看,要是過得不舒服,正好把他們接回來。”
第二日,陳前帶著陳偉,趕早進城去拜訪他的師長和幾位相熟的同窗,並在酒樓裡擺了謝師宴。
流水席定在兩日後,時間緊任務重。
盧大柱提前兩日定了的肉食、酒水,並趕車送去陳家村,至於宴席所需的海鮮,由陳猛負責采購。
一門兩秀才一進士!這消息如同長了翅膀,早已在陳家村及周圍的村落傳開了。
陳瑤他們的兩輛馬車剛進陳家村,等著村口那株老槐樹下族老就站了起來。
陳瑤和陳偉跳下馬車,“三爺爺,五爺爺,你們怎麼在這裡?”
“我們也幫不上什麼忙,索性就在這裡等等你們。”三爺爺拄著拐杖,看著姐弟倆,連誇了幾聲好。
老宅的院子裡人頭攢動,院子外也站了很多人,看到馬車,立刻就有人圍了上來,“回來了,阿偉和阿瑤回來了。”
陳大伯聽到喊聲跑出來,把人扒拉開,“彆擋路,讓車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