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瑤不動聲色地將手輕輕抽了回來,臉上掛著客套而疏離的微笑,“多謝伯娘和大舅母掛心!
真的不用麻煩了!您看,我大哥、二哥的同僚們都過來幫忙了,人手足夠,我們幾個都插不上手呢。”
陳詩曼的目光銳利地在院子裡掃視了一圈,最後落在了幾個正在擦拭門窗、動作麻利卻透著點生疏的丫鬟身上。
她像是抓住了什麼由頭,立刻說道:“哎喲,我看這幾個丫頭眼生得很,是臨時買來的吧?
用著肯定不太順手,規矩也未必周全。要不這樣,伯娘從我們府裡挑幾個得用又懂規矩的丫鬟過來幫襯幾天?”
陳瑤臉上的笑容依舊溫和,語氣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淡然:“伯娘費心了。
這幾個丫頭是靖南王妃體恤我,特意從內務府要過來的,內務府調教出來的人,最是懂規矩、知禮節。”
這話輕飄飄的,卻像一根軟釘子,穩穩地紮了回去——王妃親自賜下、內務府出身的人,用得著你來操心順不順手、懂不懂規矩?
陳詩曼臉上的笑容頓時僵了一下,眼神裡飛快地掠過一絲驚詫。
怪不得自家那個蠢鈍的小姑子在這丫頭麵前占不到半點便宜。
這丫頭年紀不大,說話做事卻滴水不漏,不顯山不露水地就把人給點回去了,真是厲害。
她心裡那點想要攀附的心思,被陳瑤這軟中帶硬的態度擋了回來。
她立刻明白,巴結人,也得看對方願不願意給你這個機會。
如今人家擺明了不接茬,自己再上趕著,那就不叫巴結,叫自討沒趣了。
於是,陳詩曼臉上的笑容收斂了幾分,恢複了正常的客氣,和王素素一起將帶來的添箱禮送上,說了幾句“百年好合”、“早生貴子”的吉祥話。
又和陳瑤約定了後日她出嫁時,會準時過來送親,便不再多留,帶著一臉尷尬的王素素告辭離開。
送走了這兩位不請自來的長輩,陳瑤才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不知為何,她很不喜歡大舅母的那位嫂子,那人一踏進她的院子,那雙眼睛就像探照燈似的四處打量,話裡話外都像是在挑毛病,讓她本能地想要保持距離。
她揉了揉笑得有些發僵的臉頰,轉身回到後院。
還是眼前這充滿歡聲笑語、真心實意幫忙的一群人,更讓她覺得自在安心。
大婚前一日,宮裡的賞賜便進了陳家的小院。
先是明德帝跟前的大太監,捧著明黃的旨意,身後跟著小內侍,小心翼翼托著一個紫檀木盤。盤中紅絨布上,靜靜臥著一柄通體無瑕的白玉如意。
緊接著,太皇太後宮中的掌事姑姑也到了,捧來的錦盒裡,赫然是一支金燦燦的金鳳銜珠步搖。
然後就是太後,皇後的賞賜。
夜色漸漸濃稠如墨,府中各處的燈籠次第點亮,暈開一團團暖黃的光。
府邸側門“吱呀”一聲輕響,悄悄開了條縫。
四強帶著一行精壯利落的漢子,抬進一口又一口沉實的箱籠。
這些箱子,一律是上好的檀木打造,刷著喜慶的朱漆,在朦朧的燈籠光照射下,泛著幽深而溫潤的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