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精彩無彈窗免費閱讀!
崇禎二年六月二十五日,霞浦。
現在福寧鎮麵臨著越來越大的經濟壓力,原本江南一石上好大米的價格大約是三錢銀,一石粗米的價格大概是兩錢銀左右,而雜糧一錢銀就可以買一石。所以黃石原來定下的指標是每個搬遷的漁民,包括家裡的嬰兒每月都有一錢銀的補貼,這樣他們在內地隨便再乾點零活,生活就不會有大問題。
但隨著福建幾次大借款後,糧價不斷上揚,現在價格已經接近翻番。除此以外,隨著長期禁海,失業問題也越來越嚴重,黃石給的補貼也就隻好節節提高,現在已經超過每人每月兩錢了。因此黃石不得不去和朱一馮商量,兩個人遂又借了五十萬兩白銀,現在他們已經欠下了五百萬兩銀子的債。
看到平蠻大借款地償付工作基本順利後,柳清揚就被黃石調來福寧,全權負責對閩商地工作。自從福寧軍再次宣布重建水師後,閩商集團對福寧鎮也變得更加熱心起來了,據黃石看來,他們的出發點和那些小民不同。
淳樸地普通百姓隻是簡單地認為朱一馮是個為百姓作主的青天大老爺,所以他們就要響應一個為民做主的好官地號召,但閩商則徹底看明白了。隻要官兵一天不把鄭一官消滅,那他們就永遠不要想做海貿了。
所有人都看到經過二次海戰失利,朝廷還在支持福建布政司和福寧鎮,大家也都明白對朝廷來說,招安不過是能節省一筆軍費、並能避免亂事擴大罷了,所以隻要黃石一天還穩穩地控製著大陸、隻要朱一馮一天還能自己解決軍費問題,那朝廷對福建政軍的支持就不會改變。
而隻要朝廷一天還在死挺朱一馮和黃石。那他們倆就能一次次借來軍費重建水師。黃石所說的重建一百次的確有點誇張,但重建個幾十次還是沒有問題的。而且按照這個勢頭下去。整個福建省的民生、經濟難免都會被綁上朱一馮和黃石的戰車,這哥倆已經沒有什麼可失去地了,也肯定會一條路走到黑,那麼萬一黃石真的被罷免了,閩省地經濟也會瞬間崩潰。
閩商看明白這點以後,就徹底拋棄了幻想,他們絕對不能讓黃石被罷免這種情況出現。必須全力支持黃石打敗海寇,而且越快越好。所以第三次重建水師後,不少閩商就前來購買靖海債券,等到黃石正式開始重建水師後,更多的閩商就跑來要求給福寧鎮助餉,他們一致表示願意全力支持官軍早日消滅海寇,還閩省父老一個朗朗乾坤。
今天柳清揚召開了一個大會,邀請前來助餉的商人全來參加。他首先領著商人們參觀了正在建設中的戰艦。然後又帶著他們參觀了大炮工廠、煉鋼、煉鐵廠和大批附屬工廠,比如鐵釘、榔頭、鋸條等。
柳清揚領他們參觀福寧鎮軍工司的第一個目的,就是強化閩商集團對黃石的信心,讓他們意識到福寧鎮地強大和福寧軍決不妥協的戰鬥意誌,這個目標得到圓滿完成,參觀的閩商都對福寧鎮的軍備讚不絕口。甚至還有些人想買幾個工匠走。
這個條件當然不可能被滿足,黃石竭儘全力地想打破工匠的人身依附關係,可是商人提起這個話題讓柳清揚很高興,因為這可以通向他今天想要達成的最主要目標。
在幾百萬兩銀子的催肥下,福寧鎮軍工司已經膨脹成為一個可怕的怪物,現在工匠總人數已經超過了兩萬,正向三萬奔去,他們一個月就要拿走黃石幾萬兩地工資,這真有點讓他不堪重負,因此黃石急於找人來幫他背這個大包袱。
柳清揚又一次表示福寧鎮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捐款。因為來幫助福寧鎮的商人都是“義商”。幫助“義商”獲利是福寧鎮應儘的本分,所以福寧鎮絕不會白拿他們的錢。當然。福寧鎮現在確實很需要幫助,所以柳清揚拋出了一個叫“租借法案”的東西。
“簡單地說,就是想請各位義商租借我們福寧鎮地工匠,每月付給他們工錢,然後生產我們需要的貨物,無論是船板、船帆,還是鋼鐵、玻璃、望遠鏡,我們都需要。”
柳清揚耐心地解釋福寧鎮的意思,商人們費了好大的力氣才聽明白,黃石要求他們優先雇傭福寧鎮的工匠,建立起符合福寧鎮標準的工廠來,然後生產福寧鎮需要的貨物,福寧鎮也會因此向他們的產品付賬。
黃石不介意商人把富寧鎮工匠的薪水打在商品成本裡,此時黃石想扮演工會的角色,從而避免封建壁壘再把工匠圈起來。這些工匠們都是福寧鎮地軍籍,那麼他們也就可以在這些企業裡流動起來。
除此以外,黃石還打算趁機收個人所得稅,讓租借出去地工匠上繳一部分工錢充做福寧鎮的軍費,這不也是一筆財源麼。這些商人不可能隻為福寧鎮生產貨物,隻要他們雇傭地都是福寧鎮訓練出來的工人,那黃石就開辟出了一塊新的稅源。
最妙的是收這筆稅還可以輕鬆地繞過大明律。從理論上說,福寧鎮的軍戶本來就是福寧鎮的財產,黃石把他們租借出去的所得當然是軍鎮所有,根據黃石設計出來的條例,工人的所得稅平均下來大概會在百分之四十左右,但誰不得稱讚一句“黃帥厚道,把租借費的六成都賞給工匠了。”
“我們福寧鎮最迫切需要地肯定是船隻。不但現在需要,而且以後也需要大量的海船。”柳清揚隨即就交代起福寧鎮的所需,造船會帶動其他的行業,比如船板、船帆和釘子,這些又會帶動起木材、鋸條等。總之,福寧鎮現在的兩萬多工匠乾的活都是有用的,柳清揚希望閩商能開辦各種工廠。把這些工匠統統租借走。
閩商交頭接耳了一番,在他們看來這個條件除了麻煩以外。其他地倒也沒有什麼。福寧鎮還給出了一個很誘人的條件,那就是技術免費轉讓,租借工匠地時候福寧鎮會把這麼多年的科研結果統統白送給商人,而且福寧鎮還提出了一個“專利”概念,以保證各位商人的利益。
“以後福寧鎮的所有訂單,都隻下給租借軍鎮工匠的老板,哪怕是一張桌子、一條板凳。隻要有老板賣,我們就絕不跟外麵買。”柳清揚拋出這個保證後,商人們已經開始心動了,自古以來就是做官商最有賺頭,何況黃石的信用一向很好,看起來花銷也很大。
不過柳清揚的包袱還沒有抖完,黃石給他地命令是要把閩商也統統綁上黑暗理事會這條船,所以柳清揚就有開始推銷起理事會來了。
“凡是參加這個理事會。那就要讓理事會免費入五成的股。”柳清揚這話一出,頓時把在座的商人都驚得直打哆嗦,這白拿走的股份未免也太多了吧,不過他們都有禮貌地等著柳清揚把條件都說完。
“如果一年的純利在一百萬兩銀子以上,理事會就要拿走五十萬兩,如果一年的盈利沒到一百萬兩。那理事會就不拿五成的股了。”
柳清揚說完後眾人臉色都輕鬆下來,一個白白胖胖的商人還打哈哈道:“柳將軍說笑了,不要說一年掙一百萬,就是一年五十萬,不,隻要您有辦法讓我一年能掙上三十萬兩銀子,我都情願和柳將軍平分。”
“哦,剛才我說錯了,理事會拿股是分段製地……”柳清揚解釋了一下分段製的意義,就是如果盈利一百萬以上。一百萬以上的部分理事會要一半;五十萬到一百萬這部分要四成;三十萬到五十萬這段要三成。十萬到三十萬要兩成,十萬以下理事會隻要一成。
在座大部分商人一年也就是萬兩白銀的純利。至於一百萬兩銀子對他們來說根本就是天文數字,他們覺得給黃石一成乾股也不算太多,當然,這還要等黃石再拿出好處來交換,所以大家就紛紛開始發問。
“請稍等,這個我一會兒再說,我先說一下理事會的要求。”見柳清揚還有下文,商人們就有禮貌地閉上了嘴,靜靜地聽著:“入了這個理事會的商人都要遵受兩條義務,第一就是優先購買本理事會地貨物,原則上隻要一種東西理事會內部有商人出售,那就不得向外部購買;第二,內部競爭也受到限製,不得惡意降低貨物價格來擠垮同在理事會內部的同伴。”
這兩個條款還有很多細則,不過這都是以後要說的,柳清揚跟著又拿出了一些魯商的人名單,向閩商稍微展現了一下這個組織的現有規模。雖然這些商人對這種組織還沒有概念,但他們也模模糊糊感覺到了些什麼,不少商人心裡都出現了一股莫名的興奮感,這讓他們自己心裡也暗自奇怪。
黃石來到這個時代已經太多年了,初中的政治課本也忘得差不多了,不過他隱隱約約記得所謂的帝國主義就是金融寡頭和國家武力的結合體,而金融寡頭似乎需要靠一個“擁有極大特權的壟斷集團”來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