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整個香港的輿論,就像被扔進了一顆深水炸彈,瞬間引爆!
一夜之間,所有由和記掌控,或者與和記有合作關係的報紙,全都換上了一副截然不同的麵孔。
不再是歌功頌德,不再是警民和諧。
取而代之的,是觸目驚心的標題,和令人不安的報道。
《驚爆內幕!警隊高層為爭權奪利,內鬥升級!》
《治安真空!市民報警半小時無人響應,扒手當街行竊!》
《誰來守護我們的家園?——一位母親的泣血追問!》
《從“治安競賽”到“權力遊戲”,香港警隊怎麼了?》
一篇篇報道,如同最鋒利的刀子,將警隊那塊“警民合作”的遮羞布,撕得粉碎。
報道裡,沒有指名道姓地說雷洛和劉福。
但字裡行間,卻把矛頭,精準地對準了警隊內部的“派係鬥爭”。
文章詳細描述了,近期九龍地區的治安狀況,是如何急轉直下的。
東家的店鋪被撬了,報警半天,警察才懶洋洋地過來,看一眼就走了。
西家的孩子在街上被搶了糖果,哭著去找巡警,巡警卻不耐煩地揮揮手,說這點小事不要來煩我。
甚至有記者,親自做實驗。
在旺角最繁華的街頭,假裝錢包被偷,大聲呼救。
結果,周圍的市民都冷漠地看著,不遠處的兩個巡警,更是假裝沒聽見,轉頭就走進了旁邊的茶餐廳。
這些報道,有細節,有時間,有地點,甚至還有當事人的采訪錄音。
真實得讓人無法辯駁。
一時間,整個香港社會,都陷入了一種恐慌和憤怒的情緒之中。
“搞什麼鬼啊!我們納稅養著這幫警察,他們就是這麼保護我們的?”
“我早就說了,前段時間的什麼治安好轉,都是假的!是做給我們看的!”
“聽說他們高層在內鬥,誰還有心思管我們這些小市民的死活啊!”
“解散算了!這幫飯桶!還不如陳老板的城管隊!”
市民的怒火,被徹底點燃了。
警隊的聲望,一夜之間,從雲端,跌入了穀底。
無數封投訴信,像雪片一樣,飛向了各大警署和港督府。
港督府的投訴電話,更是從早上開始,就沒停過,幾乎被打爆。
接線員們焦頭爛額,隻能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我們會儘快處理,請您保持冷靜”的官樣文章。
……
港督府,會議室。
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海麵。
港督麥理浩,臉色鐵青地坐在主位上。
他的麵前,狠狠地摔著一遝今天的報紙。
政務司司長布萊克,總警司,還有雷洛和劉福,分列兩旁,一個個都低著頭,噤若寒蟬。
“解釋!”
“誰來給我解釋一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麥理浩猛地一拍桌子,用英語咆哮著。
“前幾天,你們還告訴我,警民合作,治安好轉!”
“現在呢?!”
“派係鬥爭?治安真空?!”
“我們皇家香港警察,什麼時候,成了市民口中的飯桶和黑社會?!”
他的質問,像一記記響亮的耳光,抽在每一個人的臉上。
雷洛和劉福,更是臉色煞白,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冷汗。
他們做夢也想不到,事情會發展到這個地步。
他們倆的這點內鬥,怎麼就突然之間,被捅到了台麵上,還引起了這麼大的風波?
這背後,到底是誰在搞鬼?
兩人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同一個人。
陳山!
除了他,沒有第二個人,有這麼大的能量,能在一天之內,調動如此多的媒體,發動這樣一場毀滅性的輿論攻擊!
雷洛的心裡,是無儘的悔恨和憤怒。
他恨自己,為什麼要去招惹劉福。
更恨自己,為什麼小看了陳山那個年輕人。
而劉福的心裡,則是徹骨的冰冷。
他知道,陳山這是在報複他。
報複他想借刀殺人的算計。
陳山收了他的錢,但並沒有按照他的劇本去演。
而是反手,就將了他和雷洛一軍。
把他們兩個,全都變成了他手中的棋子,用來攪動整個香港的局勢!
這個年輕人,手段之狠,心機之深,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說話!”
“都啞巴了嗎?!”
麥理浩的怒吼,打斷了兩人的思緒。
總警司硬著頭皮,站了出來。
“總督閣下,這些報道,都是誇大其詞,是有人在背後,惡意中傷我們警隊!”
“我們警隊的內部,是團結的,治安工作,也一直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