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爭執,最後被壓製的都是她!
太不公平了!
不行!不管有沒有理,絕不能在師兄麵前低頭:
“唐師兄!你這麼凶乾什麼?
你對我是什麼態度?
師父是說過,要我跟你學習聽你的,但是你每次都是對敵人那麼凶狠的態度對我!
我是你的師妹,不是敵人!
你對我的態度,可有一絲同門兄長之情?
難道你我一起青梅……那個,長大的情分,你一點都不顧惜?
唐師兄,你太讓師妹我失望了!
我太傷心了!”
唐烈無言,仰首再望月。
果然,態度什麼的,都是女子無師自通的絕學,無招可解的那種……
……
……
幾日後,馬政的隊伍重新啟程,從徽州府回山東登萊。
這幾天時間,皇甫俊和大成禪師打得火熱。
大成和尚是個老奸巨猾的江湖老手,想得一向很通透。
幾日間,他已經摸清了皇甫俊的底細。
當朝重臣童貫童檢校的義子!
那童貫現今官居檢校太尉,在本朝何等位高權重!
雖稱檢校,實是太尉。
太師,太傅,太尉,並稱三公,差不多已是文官的最高職位了。
君不見那三國袁紹,號稱四世三公,多少名臣士人主動拜倒在他腳下。
甚至都不需要皇帝下旨,一州刺史這樣的高官,地方實力派,就得主動把地盤軍馬錢糧主動獻給他!
討伐董卓的時候,袁紹登高一呼,大半個神州都來響應,十八路諸侯會聚,公推他為盟主!
這童貫雖還不如袁紹的四世三公,但深得當今聖上信重。
他幼時就淨身入宮,拜宦官童湜為養父,自此姓童。
神宗時,派遣王韶,宦官李憲開邊熙河,小太監童貫作為李憲的侍衛參與軍事,初識邊情。
哲宗時,童貫屢次出使陝西等邊地,還是被稱為熟知邊事。
本朝曆代皇帝對武將本來就提防得緊,但是大宋邊疆的情況一直又不樂觀,經常還是要打仗,這時候宦官作為皇帝的身邊人,普遍比武將更受信任,所以大宋常有宦官領軍的傳統。後來這童貫就由天子身邊的殿頭,出任地方為登州巡檢。
到了今上徽宗即位,童貫的資曆就算曆經三朝了,又還年富力強,又是內官係統,自然很快就被調回皇帝身邊,時任內供奉官。
徽宗是一代書法大家,喜歡書畫,童貫又擅長繪畫,自此君臣相得。
童貫非常聰明,得了皇帝的寵信,並沒有就此沾沾自喜,他居安思危,又多走了一條“枕頭風”的路子,仗著太監之身,經常親自去伺候徽宗喜愛的鄭妃,後來鄭妃成了顯肅皇後,這投資當然就收益豐厚!
喜歡巨宋請大家收藏:()巨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