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等降將就算上了梁山,和山上原來以山賊水匪為主的頭領們也有些格格不入。
大夥兒酒席上倒是呼喝著義氣快活,其實身為原朝廷將領,大都已經成家立業,失陷在這山上就算不為自己著想,總也要為妻子後代考慮,水泊梁山最誇張的說法,也不過是方圓八百裡,如何能比幅員數千裡的大宋朝廷更有前途。
也就一個失心瘋的李鐵牛整日裡喊著:“你家皇帝姓宋,俺家哥哥也姓宋,偏他做得了皇帝,俺家哥哥也做得!俺殺去東京,奪了鳥位!俺哥哥就做個大宋皇帝,俺就做個小宋皇帝。”
徽宗若知他此語,隻怕也要驚怒分辯:本官家其實姓趙!不姓宋!
所以李逵就真的失去了他的心……
那邊梁山頭領退開五十丈,神醫安道全戰力低微,沒有趕來,不過眾頭目都是刀口舔血慣了的漢子,不少人身上都帶著金瘡藥,很快給雙槍將董平敷藥包紮好。
董平傷口疼痛,又失了麵子,氣得不停咒罵,頭領們也是氣憤,紛紛表示待到天黑,唐烈若履約放了董平,必要把他擒拿,砍成肉醬!
魯智深卻是個粗中有細的人物,凝重提醒道:
“這唐烈雖然年輕,我梁山已經在他身上連吃了幾次大虧!我觀他武功智謀都非同小可,眾兄弟不可再等閒視之。等到天黑,若他履約放了張清兄弟,我等便不要麵皮一次,切不可逞強跟他單挑,大夥兒一擁而上,把他圍個嚴嚴實實,非得叫他束手就擒不可!”
吳用捋須頷首:
“禪師說的是持重之言!我等已經折了童猛李逵兩位兄弟,陳達,董平兄弟也吃了大虧,我梁山兄弟自聚義以來,不管是跟官軍正麵放對,還是攻打朝廷城池,從不曾如此尷尬。
不過這小賊今日過於猖狂,我看他的運氣也到此為止了,等會兒大家不可冒進,一起出手,哪怕是他師父天下第一宗師雲穀真人今日親身在此,也萬沒有力敵我梁山幾十位大頭領的道理,到時候捉他回山,好好炮製,給幾位兄弟報仇!”
眾人轟然應諾,心下都放鬆不少,吳用說得有理,這天下要是有人能正麵力抗他們幾十位首領,那隻怕非得是神仙下凡不可!
當下眾人指派解珍解寶等獵戶去打獵,其餘人放鬆心情,談天說地,隻待天黑吃飽後便暢快報仇……
這邊廂唐烈招呼張清,張清也爽快,兩人同坐在攔路的大樹乾上。
唐烈欣賞張清義氣,有心接納,又取出鹿頭美酒。
練武的漢子沒有幾個不好酒的,張清跟唐烈本無私怨,聞到美酒飄香,勾起酒蟲,兩人也不講究,同飲一壺美酒。
乾飲無趣,唐烈有心拉近兩人距離,談天說地閒聊起來。
說得一陣,唐烈便大略了解了張清的脾氣,儘說些軍陣武藝的事情,不由搔到了張清的癢處,兩人慢慢熱絡起來。
升真觀的武學神功張清頗為敬仰好奇,而他沒羽箭的大名也名震江湖,唐烈講了些師父師伯叔們當年的武林軼事,又討教張清的飛石絕技,張清倒也不藏私,大方拿出錦袋。
唐烈好奇觀看,這張清的飛蝗石大名在外,想來重在他的手法準頭,石頭本身並不出奇,乃是取的大河轉彎回流的河灘,長年積存的鵝卵石,被河水經年衝擊打磨得頗為光滑,紅,褐,黑等七彩顏色都有,漂亮溫潤,如玉如脂,便是無事賞玩,也是樂事。
唐烈把玩一陣,疑問道:
“這石頭漂亮歸漂亮,卻有些沉重,袋裡就裝了二三十塊,臨敵不夠怎麼辦?”
張清笑道:
“我這飛石就像彆人的弓箭。軍中攜帶弓箭,端看個人意願,最少也就十二三支,甚至有的人隻帶十支!
朝廷倒是想要將士多帶些箭支,本朝軍規是專職弓箭手臨敵需要帶兩斛箭,小斛能裝三十多支,大斛可裝五十支箭,可惜彆的軍規倒執行得嚴格,偏偏這管理弓箭武器的軍規,竟是形同虛設,從來就沒有哪隻部隊能夠全員遵守。”
唐烈憂心國事,一直對各種軍事戰爭之事很關注,這時碰到張清這位軍中宿將來了興致,立時虛心求教:“既然朝廷法度規定是帶兩斛箭,那每人用小斛也要帶六十支箭,大斛最多可帶一百支箭,怎得這軍規卻執行不了?規定帶一百支箭,兵卒最少的隻帶十支,那才十分之一的定額數量?上了陣幾下就把十來支箭射完了怎麼辦?兵者國之大事也,兼且也事關將士自己的生死。敵人衝到麵前,自己的箭卻射完了,這不是兒戲麼?”
張清從賊前多年為國征戰,半生都全身心投入軍中事務,自從投了梁山,山寨裡日日都是談論酒食享樂,心裡也早就煩了,這時也上來了興致,一拍大腿道:
“這卻怪不得將士們!
這倒黴軍規是朝中的那些文官大臣們定下的,一個個從沒提過刀子見過血,卻總以為自己是什麼諸葛武侯再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其實都是些馬稷,隻會紙上空談,全不知軍中實際,反正他們又不上戰場上真刀真槍為國流血!
箭支不能多帶,原因有三!
第一點,箭斛裡箭插得太密,必然損傷箭羽,箭羽傷了,箭就射不準,也射不遠!所以事實上一袋箭斛根本不該裝五十支箭!”
唐烈赧然點頭。
張清又道:
“第二便是重量,哪怕是輕箭,一百支也有十七八斤重了,加上箭斛就是二十來斤,馬兵還可以用馬多帶點,步兵要是臨敵多背著二十斤的重量,再加上盔甲和其他武器,隻怕走路都困難!所以軍中輜重隊和馬兵可以帶一百支箭是沒問題的,步兵則不管行軍還是作戰,按軍規帶一百支箭是自己找死!
實際上若是射馬破甲的重箭,要想不影響作戰,本來一般軍士的體力也就最多能帶十來支箭為宜!”
喜歡巨宋請大家收藏:()巨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