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晨光透過車窗灑在陸青山的臉上,三兄弟坐在後座聊著天。
陸青山看著窗外飛速掠過的建築,心中盤算著今天的安排。
胡同裡的早點攤子已經開始飄香,叫賣聲此起彼伏,整個京城都在慢慢蘇醒。
“青山,你這車真不錯。”陸青原摸了摸真皮座椅,“在京城開這樣的車,回頭率肯定也很高。剛才路上那幾個大爺大媽,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
“哥,這算什麼,等過些日子咱再買幾輛更好的。”陸青山笑著說道,“現在這個時代,有錢就要大方點花,攢著也是攢著。再說了,咱們現在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了,不用太寒酸,也彆太刻意就行。”
陸青軍在一旁插話:“二哥,你這想法我讚成。不過你給我說說,咱們下一步到底要怎麼搞?我看你昨天晚上還在看那些報紙,是不是又有什麼新計劃?”
“一步步來。”陸青山看著窗外,“先把京城的根基打穩,然後再考慮其他的。”
阿強在前麵開車,時不時通過後視鏡觀察路況。他知道老板今天要見人辦事,不敢有絲毫大意。從後視鏡裡看到老板兄弟幾個聊得這麼投入,心裡也為老板高興。
車子很快到了京城一建的辦公樓。這是一棟五層的磚混結構建築,看起來有些年代了,但氣勢不凡。門口停著幾輛工程車,工人們來來往往,很是熱鬨。不少人看到陸青山的豪車,都忍不住多看幾眼,還有人在竊竊私語。
“陸總來了!”接待員小劉遠遠就認出了陸青山,小跑著迎了過來,“我們張經理在辦公室等您呢。昨天下午您走後,張經理就讓我們做好準備,說今天一定要把您的事情辦妥當。”
張經理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身材微胖,說話帶著京城味兒。看到陸青山進來,立刻起身迎接,臉上堆著笑容。辦公室裡擺著幾個獎狀,看起來這家公司確實有些實力。
“陸總,昨天的事情我們研究了一晚上。”張經理倒了茶水,“您的項目我們肯定要接,畢竟是這麼大的工程,而且質量要求這麼高。說實話,像您這樣的大客戶,我們還是第一次遇到。”
陸青山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張經理,那什麼時候能進場?我這邊時間比較緊。”
“這個嘛…工程部的人都在等著。”張經理沉吟了一下,“一周內肯定能進場,不過按照規矩,需要您先支付百分之三十的入場費用。這是行業慣例,您也理解。”
“多少錢?”陸青山直接問道。
“大概八十萬左右。”張經理試探著說道,“這是行業規矩,您也知道,材料、人工都要預付。不過您放心,我們京城一建的信譽是有保證的。”
陸青山點點頭,這個價格在他的預期範圍內,說到底開發權在一建手裡,他隻要順水推舟做到雙贏即可。不過現在手頭的現金確實有點緊張,大部分資金都投在了股市和廠子上。
“行,沒問題。”陸青山轉頭對陸青軍說道,“青軍,明天你去聯係港島,把那邊的資金調一部分過來。”
陸青軍愣了一下:“聯係港島?”
“對。”陸青山眼中閃過一絲深意。港島的事情雖然還沒徹底落實,但該有的架子得先擺起來。
張經理聽到港島這兩個字,眼中明顯閃過一絲敬佩:“陸總在港島也有生意?那真是厲害了。聽說港島那邊的錢可比內地好賺多了。”
“小打小鬨。”陸青山謙虛地說道,“張經理,那就這麼定了,一周內進場,咱們合作愉快。”
從京城一建出來,已經是上午十點多了。陸青山看了看時間,決定先去給小雪辦幼兒園的事情。
東華門幼兒園就在家附近,隔壁是最高檢,走路五六分鐘就到了。這是一所很有名的幼兒園,據說很多大院子弟都在這裡上學。門口的梧桐葉子正黃,秋意正濃。
門衛看到三個人過來,有些疑惑。平時來這裡的家長都是騎自行車或者坐公交,像這樣開豪車來的還真不多見。
陸青山上前說明來意:“我姓陸,我想給我女兒辦入學手續。”
“哦,您稍等,我聯係一下。”門衛不緊不慢走進教學樓,幾分鐘就回來了,立刻熱情起來,“院長已經等您很久了,快請進!”
院長是個五十多歲的女性,姓劉,看起來很有文化氣質。看到陸青山,立刻起身相迎。
“您就是陸青山同誌吧?”劉院長握住陸青山的手,“我們早就知道了,教委早晨就關照過,我們知道是陸華同誌的孫女,小雪的事情我們一定辦好。”
陸青山有些意外:“院長,那真是太謝謝了。”
“應該的,應該的。”劉院長拿出一份表格,“您填一下這個,明天就可以送小雪過來了。我們這裡的老師都很有經驗,小雪一定會很快適應的。對了,您家小雪多大了?”
“三歲半。”陸青山一邊填表一邊回答,“比較活潑,就是有點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