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監測到了裂縫的異變,感知到了位麵壁壘的鬆動,甚至推測到了世界層麵的結構性問題。
他們嚴陣以待,如臨大敵。
國家也給予最大的幫助,從物資到人力。
然而,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那個從未被他們關注的、在對麵世界搗鼓祭壇的“小朋友”,此刻正哼著歌,把他那因為“打折”而省下來的魔力,歡快地注入祭壇,進行著又一次的“小額跨境傳輸”。
許延佑不知道他沾沾自喜的“折扣”意味著什麼。
修仙界的大佬們知道壁壘在鬆動,他們之間,隔著世界的壁壘,也隔著信息的鴻溝。
彼此的存在對對方而言都如同迷霧中的影子,自然誰也猜不透這劇變的真正原因和全貌。
風暴,或許早已在無人知曉的角落,因無數個偶然與必然交織,開始悄然醞釀。
許延佑盤算著剛“省”下來的魔力,心癢難耐,決定啟動祭壇,親自去對麵看看真正的小人國——“異界分基地”最近建設得怎麼樣了。
尤其是那項他寄予厚望的“全城翻新計劃”。
穿過熟悉的時空扭曲感,一雙鐵腳剛一踏上異界的土地,眼前的景象就讓他眼前一亮!
原本雜亂無章、帶著點破敗中世紀風格的聚居地,如今已初具規模,呈現出一種奇特的、跨越時空的規整美感。
跟他第一次看到小人國的時候是兩個世界。
在當初設計的時候,整個城市布局,嚴格遵循了他提供的唐代坊市設計圖!
高大坊牆將城市分割成一個個功能明確的街區坊),坊門高大。
他們仿製賴家的磚成功以後把外牆修好了。
坊牆之內,則是另一番天地:
娛樂、商業、生活三大功能的建築並非涇渭分明,而是被巧妙地混合布局在一起!酒館娛樂)的隔壁可能就是鐵匠鋪商業),再過去幾步就是居民住宅生活),門口還擺著賣魔法草藥的小攤商業),充滿了煙火氣和活力。
建築物都是回字形,中間的空地都是特意留出來了。
每個坊區中間特意預留出了大片的公共空地分成不同用途。
這些空地的用途,則根據許延佑“以人為本”的指示,分成了三類,任由居民們自行決定和發展:
頑童坊:架起了簡陋卻結實的秋千、滑梯、攀爬架,成了孩子們嬉笑打鬨的樂園,充滿了生機勃勃的喧鬨。
馨香坊:被居民們精心打理成了小花園,種上了本地特有的、會在夜晚發出微光或是散發清香的魔法植物,成為情侶約會和老人散步的首選。
青壤坊:則被開辟成了一畦畦整齊的菜地,種植著從鼓勵他們采購或培育,還有經過改良的種子結出的碩大蔬菜,是許多家庭食物的重要補充來源。
這種規劃,既保留了古代城市的秩序感,又注入了現代社區的便利性和人性化。
這些新建的看得許延佑連連點頭,十分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