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瑤上山打獵這幾天,都是住在靠山村的老房子。
這幾年他們隻有上山打獵才會在那裡留宿,很多東西都不齊全,在那裡住了兩天,她感覺渾身都不自在。
薑瑤不禁感歎:“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當初她和薑翠山決定不在鎮上買房,改在這個地名叫“水淹潭”的地方建房,除了看上這裡連成片的土地外,最重要的是這裡離鎮不算遠,生活方便。
但又沒有鄰居,避免了很多齟齬,就和在靠山村一樣,一家人安安靜靜過日子。
蓋這所類似四合院的青磚大瓦房,薑瑤參考了一些現代的便利,建了單獨的澡房、灶房、還有衝水茅房,院裡打了井,在這個落後的清朝,薑瑤算是過上了便利的生活。
當然啦,要說這生活有多好呢,其實和上輩子相比,那還是差得遠呢!
至少,薑瑤可沒有過上那種每頓都能吃白米飯的好日子。
要知道,對於現在的她來說,家裡的銀子雖然足夠他們每天都吃白米飯,但全家卻沒有一個人敢這麼奢侈。
薑瑤來到這大清已經有十六個年頭了,這期間她可是親身經曆了兩場可怕的天災啊!
一場是雪災,那場雪下得可真是大啊,整個世界都被白雪覆蓋,人們出行都變得異常困難;
還有一場是旱災,那可是長時間的乾旱啊,土地都乾裂了,莊稼也都枯死了,人們的生活變得異常艱難。
在這樣的災難麵前,薑瑤親眼目睹了有人被活活凍死,有人則因為沒有食物而餓死。
這個時代,一旦遇到災情,根本就沒有國家來兜底,也沒有四麵八方的救援,大家隻能靠自己咬牙硬撐過去。
在上輩子的五六十年代,那場旱災可謂是出了名的嚴重,它持續了整整三年之久!
不僅如此,曆史上也有記載,古代時期同樣經常遭受各種巨大的災難。
而上一次的旱災僅僅持續了一年,但即便如此,如果不是她和薑翠山擅長打獵,並且在深山裡搜刮到了大量可食用的食物,恐怕那一年他們全家都要忍饑挨餓。
正是通過這次經曆,薑瑤深刻地認識到了土地的重要性以及屯糧的必要性。
畢竟,在麵對如此嚴重的旱災時,隻有擁有足夠的糧食儲備,才能確保家人的溫飽。
“耀兒,劉媒婆說,這兩天從外地來了個後生,人長得精神,還識字,這兩天家裡的豬賣了,你去見見?”
薑翠山皺眉:“不會和上次那個一樣,背地裡算計著怎麼毒死我們全家吧!!”
王氏一噎,上次那個後生是她堅持讓薑瑤去相看的!
“噗呲!”
薑瑤沒忍住笑出聲!
自從她滿十五歲之後(按她爹娘虛歲各種算她十七),她爹娘就委托了清遠鎮已知的媒婆幫她找上門女婿!
可惜到現在,找到的都是歪瓜裂棗,唯一一個從外地來投親,符合要求窮書生,一邊答應做她的上門女婿;
一邊和寡居的表妹在寺廟幽會算計怎麼毒死他們一家,霸占他家的財產。
可惜運氣不好,兩人密謀也不觀察下四周,他們的話被鎮上的長舌婦陳婆子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