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族長的兒子在鎮上最大的客棧做事。
可是說過了,外麵不太平,經常有災荒,像他們靠山村這樣安穩的地方不多。
誰知,薑翠山搬出靠山村後,每年祭祖回來,明眼人都能看出他們過得很好。
和薑翠山、王氏同齡的人,站在一起,看著比他們大一輩。
聽說他們一家不僅在鎮上買了地,還蓋了一座青磚大瓦房,同村和薑翠山家交情不錯的人去回來,說是比族長家的房子還好。
後來村裡人都知道他們家養豬、養雞出名了。
族長還因此親自上門找薑翠山,讓他教村裡人,薑翠山用心教了,但對於糧食都不夠吃的他們,養豬還不如上山打獵。
最終,薑瑤推薦村裡人養羊,靠山村雖然土質不行,但野草多,養羊很合適。
如今,村裡勤快一點的人家都養了幾隻養,每天下地乾活時,趕到旁邊的荒地裡去吃草,一年也能多掙幾兩銀子。
至於薑瑤為什麼要幫村裡?
一是:這個時代的人如果和族人決裂,被逐出宗族,是件很嚴重的事,很多外人不管你為何和族人鬨翻,他們隻單方麵認為被逐出族的就是品德有問題。
而要改變彆人對你這固有的印象,除非是哪天飛黃騰達。
二是:靠山村雖然封建愚昧,但也沒有出現過那種枉顧人命,最多就是打打嘴仗,說說閒話。
村民裡也沒有那種作奸犯科的人,族長雖然有自己的小私心,但也沒對他們家做過什麼傷天害理之事。
既然這樣,在沒有損害她們家利益的情況下,幫一把又如何!
做事留一線,說不定,以後的子孫後代真可能回村裡來避難呢!
“翠山,鎮上有活記得找我啊!”
“翠山,你幫忙問問,那些個當兵的,還有沒有在鎮上安家需要娶媳婦的,我家妮可能乾了!”
“翠山......”
眼見薑翠山給薑軍上完族譜要走,村裡人紛紛圍過來攀交情!
今時不同往日,薑翠山已經成為他們仰仗的存在。
今年薑瑤懷孕,家裡糧食收割時,薑翠山請了村裡幾位老實能乾的族人幫做活,給工錢還吃得好,回來時人都胖了一圈。
還有這幾年,薑瑤在鎮上混得還行,認識了不少人,消息渠道廣了!
一些地方需要招短工、臨時工時,她都會告訴薑翠山,可以給和他們家關係不錯的人家安排。
比如,他爸的好兄弟薑大柱被薑瑤介紹到客棧裡做雜工。
今年他家和薑瑤同歲沒有纏足的閨女,被薑翠山牽線嫁給了,原本要和薑瑤相親的退役軍人。
那人家裡隻剩他一個人,當初被抓了兵役,如今回來,父母都去世了,所以才會答應做上門女婿。
除了年紀大點,沒有什麼毛病,還是個有手藝的,木活做的活靈活現,因手藝好,如今帶著新婚妻子在鎮上安了家。
薑瑤姐妹四人,各個嫁得好,特彆是入了族譜的薑耀,更是憑一己之力,讓他們一家在鎮上站住了腳。
這在靠山村村民眼裡,推翻了他們從前認為小腳才能嫁好人家的認知。
前段時間,大柱叔的閨女來家裡說,現在靠山村好多女孩出生都沒裹腳了,隻有那認死理的還在堅持。
值得一說的是,族長家到了年紀的小孫女也沒裹腳。
初聽時,薑瑤很詫異!
但後來一想,也就明白了!
當利益足夠誘人時,有些規矩也會改變的。
薑翠山給小薑軍上族譜時,還發現一件事,薑瑤名字哪裡有塗改,族長解釋,當初寫的時候不小心沾墨了。
薑翠山輕笑,心裡明白哪裡是沾墨!
不過是想掩蓋女子入族譜的事!
如今,耀兒還算爭氣,還有了子嗣,自然又修正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