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太陽,驕陽似火,大地被烤得發燙。
天空湛藍如寶石,卻無一絲雲彩來遮擋這熾熱的陽光。
然而,即便酷熱難耐,仍有不少人在地裡辛勤勞作。
他們頭戴草帽,身著粗布短衣,汗水濕透了後背,在田間地頭勞作。
他們的臉上卻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汗水順著臉頰滑落,浸濕了衣衫,卻絲毫沒有影響他們勞作的熱情。
就是孩子們在一旁幫忙,提著籃子來回在地裡穿梭,撿拾著掉落的稻穗。
弘暉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場景,他理解了他阿瑪帶他出來的用意了。
他如今坐在馬車上,車上還有冰櫃降溫,都熱得出了汗,被汗濕的粗布摩擦著他嬌嫩的肌膚,他很不舒服。
而那些老農和孩子身上的布料還不如他身上的!
弘暉趴在窗邊,看著遠處田裡彎腰收割的人影,若有所思。
胤禛麵帶微笑地看著弘暉,眼中流露出對這個孩子的讚賞和喜愛之情。
弘暉一路上的表現讓他深感欣慰,這個孩子不僅聰慧過人,而且沉穩內斂,同時還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學精神。
胤禛:"今日阿瑪帶你去小湯山農莊,就是要親手收割稻穀,體驗農夫之艱,可害怕!"
弘暉搖頭,他轉過頭看向胤禛:"阿瑪,您會收割稻子嗎?"
胤禛微微一笑:"你皇爺爺豐澤園你可去過,哪裡都是你皇爺爺多年的心血,小湯山如今種的稻米種子就出自哪裡。”
“豐澤園每年栽水稻時,你皇爺爺隻要無重要事務,都會親自下田,我們這些兒子不如你皇爺爺。”
康熙以前下地乾活,都會帶著兒子一起去,他們這些年長一點的阿哥,就沒有人沒下過地。
而十六這幾個後來生的,孩子多了,不值錢了,康熙的關注就降低了,自然沒有帶他們去過地裡。
他的眼神變得深遠,"你皇爺爺經常說,治國之道,始於知農,阿瑪也深以為然。"
車隊行至午時,終於抵達小湯山莊子。
莊子管事早已得了消息,帶著一眾下人在路口跪迎。
當初王管事高升去管鋪子了,主家沒有從皇莊調人過來,便讓王管事推薦。
王管事心想,肯定是皇莊裡的那些人看不是小湯山這處莊子小,沒有什麼油水不願意來,便推薦了和他相處一直不錯的李管事接了位置。
這也是趙長生能去養豬的原因。
"都起來吧。"
胤禛下了馬車,擺手示意,"可安排好了。"
李管事連忙謝恩,起來後忙應:“蘇公公交代的都準備好了,地裡已有農戶在收割,主子是否要先整頓.....”
胤禛直接打斷李管事的話,吩咐道:“直接到去田裡。”
胤禛這次選擇帶弘暉來小湯山這處莊子,沒去皇莊就是因為這裡小,且安靜。
想來,這幾日他的那些兄弟也都會帶著家裡的子嗣去皇莊,胤禛可不想彼此遇到,小湯山這處當初無意購置的莊子剛好合適。
李管事聞言驚訝地抬頭:"主子要親自下田?"
"自然。"胤禛轉向弘暉,"暉兒,怕不怕累?"
弘暉挺起小胸膛,欲欲躍試:"不怕!"
李管事領著胤禛來到一片金燦燦的稻田前,田邊早已擺著準備好的鐮刀和水壺。
胤禛接過鐮刀,掂了掂分量,然後蹲下身,左手抓住一束稻稈,右手鐮刀一揮,稻稈應聲而斷。
"看清楚了嗎?左手要抓緊,鐮刀要斜著使力。"胤禛示範了幾次,然後將鐮刀遞給弘暉,"你來試試。"
弘暉剛才在馬車上,看到和他差不多的孩子,割稻子割得也不慢,他以為並不難。
隻是他親自上手後,才發現,割水稻這麼難、這麼累。
正午的太陽火辣辣地照在背上,不一會兒,弘暉的額頭就沁出了汗珠。
但轉頭看著和老農一樣割稻子的阿瑪,他也彎腰繼續和水稻死磕。
夜幕降臨,父子倆在莊上歇下。
這處莊子的主院時隔多年,終於迎來了主人入住。
弘暉累極了,在貼身下人的伺候下洗漱後,沾枕即眠。
胤禛處理完今天積累的公務,叫來蘇培盛,知道弘暉睡了,他便笑了,起身去看看。
他第一次下地乾活時,也是像弘暉這般,累得倒頭就睡。
“蘇培盛,你明日陪著大阿哥在莊子,讓老農告訴他農事就行,不必親自下地了。”
第二日,胤禛寅時就起身回京。
弘暉起來後,知道胤禛回京辦事了,非常失落!
但也知道阿瑪肯定是有要事,而且,蘇公公說阿瑪晚上還會回來莊子,他便又開心起來。
用了午膳,弘暉繼續讓李管事帶著他在莊子裡轉轉。
莊子裡不僅有水稻,還種了其他,弘暉第一次知道他平日裡吃的菜長什麼樣子。
興致高昂,連昨日勞作身體的酸痛、熱辣的太陽都沒能阻止他出去探險。
聽聞莊子裡池塘的水是從莊外的一處河裡引來的,弘暉便產生了尋根究底的心思!
他想去看看那條河長什麼樣?
胤禛帶弘暉來莊子的目的,蘇培盛清清楚楚,既然小主子想去,他跟著便是了。
隻是看弘暉越走越偏,蘇培盛就忍不住皺眉。
他內心裡,其實不想胤禛選小湯山莊子,他內心深處覺得,主子和這個地方犯衝。
聽聞李管事說,再走一段時間就是村莊,蘇培盛嘴裡就不住的勸,“大阿哥,咱回吧,鄉野地方人野蠻,彆誤傷了您。”
“蘇公公!”弘暉難得的發了脾氣,“他們都是大清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