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嬤嬤,去內務府選人的時候,要求規矩頂好、眼裡揉不得沙子、性子剛硬嚴厲,這些條件就和嚴嬤嬤都對上了。
嚴嬤嬤也知道,這雍親王府讓她去教導的,必定是這幾日傳得沸沸揚揚的農戶女。
和所有人反應一樣,見到薑瑤時,都有些出乎意料。
和她一路走回靜心齋,她都在暗自觀察著她的一舉一動,她發現這個薑格格雖然一身毛病,但心卻是極好的。
路上,見她跟不上她的步伐,她會不經意的放慢腳步,問她的問題,也就問她哪一年入宮,在宮裡做什麼這樣的小問題。
據嚴嬤嬤所知,這位薑格格昨日剛進府,但為什麼正院的丫鬟、婆子,以及剛才路上遇到的下人,對她都很恭敬。
還有些懼怕!
看後麵幫她拿著行李,卻離她們有些距離的小丫鬟,嚴嬤嬤心中疑惑不解。
她方才是剛進雍親王府,就被請到正院,緊接著蘇嬤嬤交代了她幾句,就讓她跟著這位薑格格去靜心齋。
蘇嬤嬤交代她的話,她也有幾分不解:叫她來教規矩,卻讓她莫要太嚴格,莫要惹怒薑格格!
懷著滿腔的疑惑,嚴嬤嬤跟著薑瑤走進了靜心齋!
當她知道,院子裡的那些工匠是來做什麼的時候,一向規矩嚴謹的嚴嬤嬤都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更加疑惑了!
一路走來,可以看出這個薑格格住的院子偏僻,冷情,一般這樣的院子都是給不受寵的人居住。
但這院子裡薑瑤修繕的東西,又是後院受寵的女人都不能得到的。
“格格,福晉沒有為難你吧!”
薑瑤剛進靜心齋,冬雪四人就滿臉焦急的上前扶著薑瑤,眼神上下打量著她,看她有沒有受傷。
薑瑤去了正院後,冬雪幾人才知道他他們母子在花園乾的事,他們震驚之餘,更多是擔心薑瑤的安全。
在他們看來,薑瑤今日做出的事情,必然要受到很大的責罰。
薑瑤掙脫開冬雪幾人拉住的手,笑著道:“沒事,福晉就讓我禁足學規矩而已。”
冬雪幾人一聽,隻是禁足,那還好,懸著的心落了下來。
薑瑤笑笑不再說話,原本烏拉那拉氏懲罰的是罰俸一年,禁足三月、還有抄佛經!
薑瑤怎麼可能接受削減工資呢!
還有抄佛經,薑瑤直接以不識字,抄不了為由耍賴。
她覺得禁足就很好!
這禁足是連去給福晉請安的日子不用去打卡,府裡搞活動也不用參加團建,其他人也不能來打擾的禁足。
這不就是帶薪休假嘛,這樣的好事,怎麼能不答應呢!
薑瑤還主動提,隻要烏拉那拉氏不削減她其他福利,她禁足兩年,三年也行。
烏拉那拉氏和蘇嬤嬤被她無賴的舉動噎得不行,最後隻得到禁足一年的處罰。
看著薑瑤聽說隻是禁足一年而不是兩年時,滿臉失望的樣子,烏拉那拉氏和蘇嬤嬤都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她到底知不知道,禁足了意味著什麼!
不過,轉念一想,薑氏當初和四爺的初識,還有她對烏雅氏等人說的,四爺她都動手打過的話。
烏拉那拉氏對薑瑤的膽子有了深刻的認識。
這薑氏,不止本事大,膽子還大,性子純純就是個滾刀肉。
所以,四爺昨晚不去靜心齋,不止是對薑氏的厭惡,或許還有幾分害怕!
想到這裡,烏拉那拉氏心裡特彆不是滋味,聽丫鬟傳教導規矩的嚴嬤嬤到了,就直接讓人去靜心齋。
就薑氏這樣的性子,完全沒有交代的必要,隻要交代她彆惹怒薑氏被打就行!
嚴嬤嬤把自己的行李安頓好,就提出要教導薑瑤母子規矩禮儀的事。
隻是,還未開始,她就先被薑瑤母子那海量的食量,震得不知該如何教他們用餐禮儀了。
她在旁邊艱難的咽了下唾沫,從來不八卦的嬤嬤,還是沒忍住問了身邊的冬雪,“格格和小阿哥吃那麼多沒事嗎?”
“沒事!”
冬雪幾人經過昨天一天,已經對薑瑤母子吃飯的場景習以為常了,她時刻關注著母子倆的情況,適時遞水和給薑軍擦嘴。
午膳過後,薑瑤帶著薑軍和嚴嬤嬤學規矩!
一學才知道,一個請安,就有許多的不同。
所幸母子倆都不是蠢笨之人,再加練太極的原因,倆人的下盤都很穩,學得有模有樣。
母子倆絕對聽從嚴嬤嬤的教導,不插嘴,不偷懶,那股好學的勁頭,讓嚴嬤嬤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來。
教得也越發用心,短短一天的接觸,嚴嬤嬤這樣的老人精,就把薑瑤的性子磨透了幾分。
嚴嬤嬤端坐在窗邊一張硬木椅上,背脊挺得筆直,這是幾十年宮廷生涯刻入骨髓的習慣。
她手裡端著一盞溫熱的清茶,目光卻有些放空,落在院子裡在那玩玩具的薑軍身上,身心從未如此輕鬆。
薑格格是她幾十年裡見過性子最怪的一個女人。
說她是鄉野村婦,她吃東西時,雖說不上優雅,但卻讓人看著很舒服。
還有學規矩時,當她開始講解她講解某個動作的要領或規矩背後的含義,薑格格往往能很快理解,甚至能舉一反三地問:
“嬤嬤,若是對方身份不如我,但年長許多,是否也要先行禮?”
問題雖直白,卻顯示出她在思考,而非死記硬背。
她並非是愚笨的鄉婦,而是有自己的判斷力。
她學習規矩,更像是為了“適應環境”和“避免麻煩”,而非真心認同那些繁文縟節本身。
這種帶著清醒認知的學習態度,讓嚴嬤嬤覺得……很特彆。
就是學習過程中,薑格格動作笨拙出錯時,她自己會先忍不住笑出來,毫不扭捏,還會自嘲:
“嬤嬤,我這身子骨習慣了上山下河,一時半會兒還真扭不過來,您多擔待。”
然後會認真地問:“您看,這樣是不是好一點了?”
還有,吃飯時,她從來不避諱自己的出身,教導小阿哥不要浪費糧食,把碗裡的飯全部吃乾淨。
這份坦蕩和豁達,沒有一絲小家子氣的扭捏做作,反而讓嚴嬤嬤很難真正嚴厲起來。
嚴嬤嬤覺得,薑格格出身或許不高,見識或許在某些方麵有限,但她的心性、她的豁達、她對待身邊人的方式……
比起那些表麵儀態萬方、背地裡勾心鬥角的貴人,這份“真”,更顯可貴,也能讓她活得更灑脫,不受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