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回答本來沒有問題,但鞏麗突然想起他前幾個月說的話,李茂森說她長得也一般,皮膚粗糙,不夠白,身材肉乎乎的,一點也不苗條。
鞏麗氣得瞪他一眼,轉過身不讓他看。
第二天,李茂森帶著劇組來到鄉上,開始拍攝電影第一幕第一場。
第一場戲是秋菊和小妹用架子車,拉著受傷的萬慶來到縣城衛生所治傷。
當天縣城趕集,街道上人很多,李茂森和攝影師池小寧藏在一個特製的箱子裡,把鏡頭對準人潮洶湧的街頭。
街道上的人不知道有人在暗中偷拍,他們在鏡頭前走過時,表現得極其自然。
這些人有的走路,有的騎自行車,有的拉著架子車。
他們穿著八十年代的衣服,黑的灰的藍的,大都是當地製衣廠出品的衣服,從後世來看有點土。
他們幾乎沒人化妝,頭發也亂糟糟的,但每個人都發量驚人,在街上拍了半天,也沒看到一個禿頂。
“不錯,就是這樣,多拍一會兒,我們不缺膠片。”
李茂森對池小寧說道。
“明白。”
池小寧點點頭。
在街道上偷拍的工作非常辛苦,從早上八點開始,到晚上六點結束,整天呆在箱子裡,褲子裡穿著大號尿不濕。
吃飯也由劇組成員送到箱子裡。
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被人看出來,還有攝像機和架子移動不方便,時時刻刻需要有人守在旁邊。
除了這一場,後來秋菊到縣裡、市裡打官司等劇情也會采用這種方法。
也因為辛苦,攝影組補貼也是劇組成員裡最高的。
“鞏麗姐他們來了。”
池小寧提醒說。
李茂森趴到觀察孔看了一眼,街道上,鞏麗和小妹拉著架子車從密集的人群中走過來。
她身上穿著紅黑格子棉襖,黑色大棉褲,頭上包著綠色頭巾。
走路時挺著肚子,邁著八字步,顯示她是一個孕婦。
旁邊的小妹拉著架子車。
她們的著裝與周圍的路人沒有多大不同。
入場時也跟其他人一樣,從遠處走過來,在鏡頭前一晃而過,在她們離開後,鏡頭前又重新出現其他的路人。
“cut!”
李茂森拿出對講機,吩咐第二攝影組準備拍下一場戲。
第一攝組繼續藏在這裡拍攝街道上的場景。
——
——
【感謝大家支持到免費期最後一章,中午12點上架,請大家再支持一下】
【Ps.本來準備寫上萬字上架感言,將所有書友、編輯、親朋好友、祖上李白都感謝一遍,可我害怕,過去寫過11次上架感言,包括另一個號五本書。
每次發完上架感言,收藏嘩嘩往下掉,那些收藏都是過去一個多月裡1個1個1個慢慢漲上來的,就在幾分鐘內忽然全沒了,那種感覺比30斤瘦子掉了幾十斤肉更可怕。
這種可怕的場景我經曆過11次,本來以為會習慣或者麻木,可我心眼小,做不到。
寫過11次上架感言,說了無數感謝和請求的話,結果都一個卵樣,收訂比差的嚇人。
所以不寫上架感言了。
那就說說這本書創作心得。
這本書叫《大導演從跟影後離婚開始》。
其實前三十章有兩個版本,另一個版本女主角是劉小慶,所以才會有男主角和薑打架的事,也會有離婚的事,後麵主角當演員歌手到港島鬼混。
後來責編說現在讀者不喜歡當接盤俠,有龜男嫌疑,用劉小慶不太合適。
我過去浪寫美娛,對華娛一點不了解,自然聽勸(感謝編輯)
女主角變成鞏麗後一開始寫著很不順手,中途準備放棄,後來熬過前六萬字,進入試水推薦期,成績慢慢好起來。
才堅持寫到現在。
在免費期間靠著大家支持,各項數據還不錯,新書總榜衝到三十,分類衝到前五。
可不知道什麼原因,從8號開始,追讀忽然下降……慘劇慘劇慘劇慘劇……
我分析了下,大概是前麵幾章節奏有點拖,也有可能是部分書友不喜歡李茂森留在北影廠,或者是膩了,與彆的姐妹好上了……(知道原因的書友請留個言,我看還有沒有救)
成績越來越拉,也隻能早早上架賺全勤。
後麵主要劇情提示:拍攝《秋菊打官司》期間與鞏感情升溫,鞏全心全意對主角,從被動獻身到主動;
武俠小說《捉刀人》上架大賣,成為著名作家,與金庸等人聊武俠,公開展示武功(砸磚);
《秋菊打官司》上映,所見所聞所獲榮譽;主角到港島拍電影,所見所聞所獲;回來後繼續拍電影,所見所聞所感所獲(對在這裡離開的書友,我也算有個交代了)。
借祖上李白好友高適的一句話:我是一個笨拙的人,沒有李白、王維他們才氣縱橫,我寫了十多本書也不知道怎麼寫才能把書寫的大眾化,讓所有人都喜歡。
但沒關係,我喜歡。
我喜歡自己寫的故事和故事裡的男主角和女人,寫著挺爽的,有時哭有時笑,有時軟有時硬,連玉玉症都好了。
也許我的書就像電影行業裡的獨立電影,比較小眾,也感謝閱文這個平台允許這類小眾作品存活下來(不是拍馬屁,成績太差,拍馬屁也沒獎勵)。
也感謝許多與我臭味相投的人,聞著臭味追到現在。
我是一個笨拙的人,我不會寫上架感言,所以就寫了這些莫名其妙的話。
耽誤大家時間了。
再通知一下,中午12點上架,有條件的書友請支持一下】
——
【以上不是獲獎感言,是上架通知,24小時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