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您也聽到了,魏王事事皆以維護父皇為先,更不忘父皇與母後生前種種疼惜寵愛,不如便免了兒臣這太子之位,轉由青雀接任,想來青雀必定不會辜負父皇的期許之情!”
“啊?”
魏征直接錯愕,腦筋轉不過彎來。
房玄齡和張玄素則是眼睛都瞬間急紅了。
我的太子殿下唉!
現在可不是再玩你那套以退為進的計策之時了!
魏王表麵謙和,實際上野心勃勃,他必定會借此機會,坐實了此事,真等到他說動陛下改變主意,再想後悔都晚啦。
李泰果然再也掩飾不住嘴角的笑意。
“皇兄之言,實是令臣弟惶恐,但有一句話沒有說錯,臣弟必定會比你更加孝順父皇!”
“父皇,兒臣小時候,您是如何疼愛於青雀,青雀也肯定會加倍孝順於您,不會像皇兄一般惹您生氣的。”
李世民卻似是沒有心思聽李泰表達自己的一片孝心,而是有些愣神地看向李承乾。
李泰絕不會想到,正是他剛剛的話,反而讓李世民憶及往思,想起他們幼年之時,想起長孫皇後仍然在世之時。
李世民自秦王之時便極有雄心,那時高明剛剛出世,得到父親李淵賜名“承乾”,不但對於李世民是極大的“鼓勵”,也讓他對於自己剛出世的長子極為看重。
待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與長孫皇後,皆不欲自己的後代再重複長輩的悲劇,對於高明更是著力培養。
後來,青雀和治兒也相繼出生,觀音婢曾對自己說過。
承乾為嫡長,天下的重擔是他理應抗起的責任,對他要求嚴厲也是就當的。
至於青雀與治兒,便讓他們無憂無慮地長大,如此待他們長大之後,也避免兄弟相爭。
這,便是為何李泰從小都沒怎麼受到父母的責罰,因為自幼時起,李世民與長孫氏對他們兄弟的期許本就不同!
李承乾承受了更多的壓力與責罰,正是替自己的兄弟承擔了皇室之重任。
想到此事,再看李承乾一副聽任自己奪去他太子之位的樣子,竟是半句都不為自己辯解,反而還誇讚起弟弟的孝心,李世民心如刀割。
他從剛剛對於青雀孝心的感動中清醒過來,反而覺得自己對於高明這嫡長子頗多虧欠。
想到長孫皇後故世之時,特意叮囑自己三件事,其首便是不可因為承乾腿腳不便而厭棄之,更不可輕易動搖太子之位。
現在想來,自己對於青雀表現出的種種偏愛,給予他種種超越了親王級彆的特權,隻怕在高明的心中起到了反效果啊。
“觀音婢,是朕沒有聽你之勸啊,若真讓他們兄弟相爭,到了當年那等地步,朕還有何麵目與你相見於九泉?”
心態轉變,又思及當初他們自己兄弟相爭時的情景,李世民突然產生了一絲懷疑。
青雀不斷地強調著自己的孝心,一切舉動都是要為自己向太子討個說法,但是他出現在太子東宮的時機,似乎有些太過湊巧啊。
魏征等人尚在太極宮向自己勸諫,後腳青雀便在東宮受了委屈,一刻不停地趕到太極宮告狀來了?
青雀是何時得知了太極宮中的消息,為何行動如此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