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非是我大唐意欲北上踏平漠北,而是薛延陀部要威脅我大唐的安西都護府呐。”
“難道魏王覺得,我們為了讓薛延陀部感受王化,主動放棄西域之地?”
李泰哪怕學得再迂腐,也明白長孫無忌所說放棄西域之地,是大唐完全不能接受的。
哪怕在他看來,那等邊角之地,離長安十萬八千裡遠,縱是放棄也無妨。
但他明白大唐將士血灑西域,父皇與眾臣布局良久,才最終以李勣大破龜茲高昌,完全收服西域諸國作結。
自己敢說出放棄西域之話,那就等於在公然反對父皇征服四夷的大計!
李泰瞬間明白自己失言,小心翼翼地看了眼父皇。
還好,李世民並沒有因為他的回應和長孫無忌的質疑而生出不滿,隻是把目光轉到了李承乾的身上。
“高明,連你的弟弟都有進言,你倒是一言不發啊。”
“不論你還想不想繼續當這個大唐太子,但你好歹還是大唐皇子,連身上的責任也想甩給彆人嗎?”
李玄素等大臣心中一緊。
他們非常了解陛下的性情,知道陛下的底線在什麼地方。
假如李承乾現在還看不清陛下的心意,還想玩什麼“以退為進”,那真是誰都救不得太子殿下了。
哪怕太子不懂用兵軍略,至少也要在此時表明下自己的態度。
“兒臣剛剛聽到了軍情奏報,隻有一事不明。”
“西州與安西發現薛延陀部鐵騎之後,立即飛報朝廷,以定應對之策……那麼,阿史那思摩為何沒有任何回報!”
“這……”
太極殿中所有文武,甚至包括李世民都驚異地重新打量起了李承乾。
李承乾卻似是毫無所覺,郎聲道:“薛延陀部之崛起,皆因東突厥被我大唐擊破,漠北之地出現勢力真空。”
“而父皇早就有預見於此,特意派出阿史那思摩出塞收服突厥舊部,以鎮北疆,他便是大唐北方抵禦薛延陀部的第一道屏障。”
“為什麼現在朝廷卻遲遲沒有收到他的奏報?”
李承乾這個太子之位也不是白當的。
以前不論李世民是否要打壓他一下,如何偏愛於魏王李泰,作為大唐太子,都有權與聞國事。
李承乾自然明白,朝廷為了應對薛延陀部的威脅,曾作出過哪些布置。
長孫無忌第一個反應過來,瞬間色變,看向了李世民。
“陛下,難道說阿史那思摩他……”
李世民沉聲道:“無忌不必多心,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朕絕對相信阿史那思摩絕對不會背著於朕,跟薛延陀部勾結在一起。”
李勣聞言,也連忙出列。
“陛下英明,臣在外領兵之時,多與阿史那思摩共事,深知其為人,他們常感懷於陛下的恩德,是萬萬做不出背叛大事的舉動的。”
長孫無忌微鬆了一口氣:“看起來是臣太多慮了,隻要阿史那思摩將軍沒有背著大唐,那北疆局麵,便不至於崩壞到最惡劣的情況。”
李世民卻露出一絲苦笑。
“朕隻怕情況已經好不到哪兒去了。阿史那思摩並不會背著於朕,但現在他尚無軍情回報,朕隻能想到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