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雀果然是一片苦心,連我這個皇兄都深受感動啊!”
“父皇也聽到了,青雀心中全是父皇,您豈能辜負了他的一片苦心,而且青雀建立文學館,頗得到一些能人輔助,其中不乏智謀之士。”
“作為大軍主帥,不一定要自己衝鋒陷陣,隻需要協調軍中關係,確保大軍供應,鼓勵大軍士氣即可。那麼多人才,想來必能彌補青雀領兵經驗之不足。”
房玄齡等眾人,幾乎絕倒。
聽李承乾這一番話,說得情真意切,句句在理,他不是在願意演戲,而是真心要推掉兵權,將之讓到自己最強的競爭對手,魏王李泰手中!
可是,為何啊?
大家也算是看著李承乾長大的,不論對他本身才華評論如何,但大家都知道太子殿下絕非蠢人。
但是他這番話,卻真真是出乎所有人意料啊。
李承乾看到李玄素等持重老臣,被自己急得差點兒就要露出抓耳撓臉腮的模樣,也不禁心中暗笑。
現在還想著讓本宮去搶奪兵權,你們的腦子才是有問題吧!
他先是直接跑到太極殿,明著告訴自己的父皇,自己有罪,而且還是謀逆大罪!
雖說他的本意,是死中求生,最好是父皇把他這個太子之位趕緊收了,“永絕後患”,但是那些話全都聽到了父皇耳朵裡。
父皇對自己的處分還沒下來,他若是趁著北疆危機,衝出來搶奪兵權,那李世民要怎麼看自己這個“逆子”?
要知道,父皇不僅是用兵如神,論起權謀也是無人能及!
一個可能已經行謀逆之事的“待廢太子”,還想要在手上握有大唐半數精銳大軍,這樣的太子,離死還有多遠?
本來,房玄齡等大臣,聽到他主動跑到太極殿求罪的事情,還在認為他是“以退為進”。
那自己再跳出去搶奪兵權,那就連李世民也會認為他是心口不一,在給自己的老子演戲!那會是什麼後果,李承乾絕對不敢想象。
再者說了,當這個太子真有有啥好處嗎?
聽剛剛眾臣議論,哪怕現在大唐兵力強盛,但依然麵臨著四夷的威脅,甚至於北疆之敵,有可能直接威脅到都城長安呐!
現在他們頭頂上有李世民這個六世紀最強碳基生物頂著,可真等將來自己有機會繼了位,這些難題可就都要靠著自己解決了。
更讓李承乾“清醒”的是,他知道貞觀朝雖然名臣名將眾多,每一個拉出去都是能揮掌間覆滅敵國的狠角色。
但是,他們普遍的年紀比李世民都要大。
真等父皇千秋萬代的那一天,這些所謂的明星級陣容的猛將們,沒幾個還能留給自己用啦。
想來想去,還是舍了這個太子,讓父皇把自己遠遠發配到蜀中之地更安全,若是父皇還念著父子之情與母後,運氣好點兒能封到江南之地,那就更好啦!
父皇在時有他來頂著,哪怕真讓李泰這貨繼了位,外敵再是強悍也不可能一代人的時間直接殺到江南和蜀中,自己這輩子混個壽終正寢估模著問題不大。
你也彆笑話老子胸無大誌,就這樣的下場,也比曆史上因為謀反被廢的結局不知道強上多少!
李承乾一意往外推,而李泰則以為父分憂之名,表示願意承接重擔,一切看起來都已成定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