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荷這才相信,自己剛剛沒有聽錯。
“這,這怎麼可能呢!”
“不不不,殿下親口所說,那自然是真真的,殿下,這是天賜良機啊。”
“兵權在手,我們的機會更大了!”
李承乾極是同情地看著他:“杜荷,你是不是聽漏了什麼?這兵權,乃是陛下剛剛在太極宮所賜。”
“陛下……”
杜荷狂喜的神色瞬間僵在了臉上,換成了一副跟剛剛的李承乾一樣慘然的神情。
“陛下他到底是咋想的啊?君心似海,深不可測呀!”
……
“陛下,您到底是怎麼樣的?”
太極殿內,唯一沒有離開的長孫無忌,頗為憂心地探問起來。
李世民淡淡地道:“今日這太極殿中發生之事,無忌你當是都知道了?”
長孫無忌苦笑道:“正因為無忌知道,才明白陛下的為難之處,才不明白陛下為何要如何處置。”
“按理說,至少不當讓太子再接觸兵權為好,對朝廷,對太子本人,都是如此,可是陛下之處置,請恕無忌也難以揣測聖心了。”
換成其他的臣子,事關太子與魏王對於儲君之位的爭奪,不論私下裡打什麼小算盤,表麵上都萬不敢輕涉其中。
此等事情,隻有一人能決斷之權,那就是皇帝!
其他大臣,縱使隻暗中想施加什麼影響力,下場也隻有死!更何況麵對的還是李世民這等極有主見的英明之主。
但是,整個大唐朝堂之上,有一人算是例外,那就是長孫無忌。
大唐未來的繼承者,隻會是那三個長孫無忌的親外甥之中。任誰繼位,長孫無忌的地位都不會受到影響。
相反,因為長孫氏的關係,他們必定會極度倚重長孫無忌。
李世民若是千秋之後,也要靠著長孫無忌的才能與在朝中的地位,為自己的兒子保駕護航。
更重要的是,李世民與長孫無忌自幼年之時便相知相交,自晉陽起兵之前,長孫無忌便不斷地為自己出謀劃策,而且事事都是以自己的角度思考。
李世民麾下謀臣無數,但卻沒有人能取代長孫無忌的位置。
有些話,他也隻能私下裡跟長孫無忌來說道。
李世民想以今天發生之事,臉色也是難看。
“哼,你以為朕心中不氣嗎?朕不過稍加偏袒了青雀,他便似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竟然拿太子之位跟朕賭氣!”
“而且,他還聲言什麼已經謀劃了反叛之事!你聽聽,這是正常人能說出來的話?這是朕的兒子能做出來的事情?”
李世民氣極反笑,可見李承乾那番話對他的衝擊不輕。
而且,還有些話,對著長孫無忌,就連李世民也難以開口說出。
那自然是有關於長孫氏的話,假如長孫氏在,必不至於令承乾受這等委屈,必不至於令他們兄弟出現如此之大的衝突……
長孫無忌卻沒有半分笑意,極度冷靜地勸諫道:“此等事情,絕非兒戲,更何況太子與侯君集關係密切!”
“不論其真假,陛下也當先禁足太子,再派可靠之人,直接至軍中解除侯君集的兵權,令有司嚴審之!”
長孫無忌非常清楚,太子的“胡鬨”或許不足為懼,但事情牽扯到了侯君集,那就不可輕視。
貞觀年間,名將如雲,多得是可以獨擋一麵的猛將,哪怕在他們之中,侯君集也算得上是出類拔萃的人物,幾可與李靖將軍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