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現在倒越發有些明白,為何上至九五至尊,下到派係領袖,一向把人才看得那麼重。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那可不僅僅是給天下人才作個姿態,增加自己賢名的手段,更是因為,“人才”是真的能幫自己解決很多事情啊。
他本想著,連尉遲敬德等幾位大唐名將,自己都能搞得定,幾個兵部的“小嘍囉”,還不是對自己俯首貼耳?
然後,他人就麻了。
當然不是兵部的官員敢給自己堂堂太子甩臉子。
相反,他們那是相當配合,而且未免也太配合了。
去歲並州連同河朔境內各處糧庫報知朝廷的帳目,地方州郡可以臨時抽調的役夫,需要設派多少兵力才能護得他們周全,令其穩穩地把長安腹心之地的糧草運送到北疆。
安西遠在兩千裡之外,調撥哪裡的糧草軍械,才能大大減輕沿途的巨量消耗,變向減輕大唐國力的負擔……
一樁樁一件件,哪怕大唐朝廷已經有了成熟的體係可供參考,還是讓李承乾聽得頭皮發麻。
若是這些事情全都由自己親自處理,親身過問,那他也不用再去想什麼江南美景,蜀中安樂了。
旬月之內,他就要累得吐血。
還好,杜荷出馬,接過了這些!
看著杜荷熟門熟路地應對兩名“嘍囉”,而且對於物資轉運之事說得頭頭是道,李承乾也不禁感歎起來。
世家子弟,確實有其過人之處啊。
他們不僅早早便可以讀書識字,而且見識廣博,結交之人多為達官顯貴,對於朝廷運作也是門兒清。
李世民雖是早年便擴大科舉的影響力,極力提拔寒門子弟,用以對抗豪門世家,特彆是山東豪族們。
那些山東豪族們,乃至於幾乎所有的豪門子弟,在李承乾心目中的印象,全都是眼高於頂,手高眼低的二世祖,整個朝廷的蛀蟲而已。
但是杜荷的表現卻正說明了,相對於寒門世子,豪門子弟依然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
當然了,李承乾並不是因為杜荷的表現,而對他產生了忌憚甚至於敵視。
自從杜荷表現出對自己的忠誠態度之後,李承乾也頗受感動,把他視為是真正的心腹。
杜荷越是能乾,他當然越是欣慰。
被他視為麻煩的繁瑣事務有人接手,可李承乾也沒得到清閒。
就在剛剛,李世民派往北疆的信使已經快馬返回。
朝廷最擔憂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阿史那思摩發現薛延陀部騎兵出現在自己的勢力草場附近,欺他們遠來疲乏,而且被發現的兵力也不多,竟然直接發動從屬於自己的部族騎兵主動出擊,想要打一場漂亮的殲滅之戰。
然而,他的輕率卻使自己的大軍落入薛延陀部的陷阱之中。
就在他們纏戰尚未分出勝負之際,薛延陀部主力突然殺出,重創阿史那部麾下鐵騎。
多虧了他的親兵奮力死戰,才為阿史那思摩殺出一條血路。
現在,阿史那思摩已經被迫帶領族人南遷,曾經的東突厥王庭隻以拱手讓於薛延陀部。
大唐北方屏障已失,情形危急,他們必須立即調派援軍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