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最大的劣勢,便是他年紀幼小,現在不被諸多朝臣重視,想要擴張自己的影響力也非常困難。
而且,哪怕同為嫡子,大多數時候也要講究個長幼有序。
他現在最大的優勢,自然也不是比兄長更聰明,而是因為他年紀幼小,不被朝臣重視,更不被兄長們重視。
他需要的,是搶先在兄長們“重視”他之前,贏得父皇的重視!
岑文本知道晉王所擔憂的,直接提點於他。
“便真如殿下所想,臣卻不知道你又有什麼好擔憂的。”
“太子派人前來,明麵上也隻是說可以配合殿下安定民心,從明麵上來看,這總是好消息嘛。”
李治尷尬地道:“皇兄姿態擺得確實好,讓人挑不出毛病。”
“但他畢竟是太子儲君,岑先生真覺得他是想要照拂本王麼?”
岑文本微微一笑:“不,殿下沒有明白臣的意思。”
“不論太子殿下抱有何種用心,我們都可以把他當成好心,直接接受便可,這是我們立於不敗之地的手段。”
“殿下請細想,假如太子真的是想照拂兄弟又或以大局為重,那最好不過,殿下與太子兄弟聯手,解決大唐危機,難道不是一件佳話,而且也確實讓殿下您立下了功勞啊。”
李治連忙請教:“若如此,那自是最好,兄弟情深,也可以讓父皇他老人家稍覺安尉。”
“但是,萬一皇兄他心懷歹意,隻是做做表麵文章,實際上卻對我產生忌憚之心,就像對付魏王一般對付我,那又當如何?”
岑文本隻是悠悠說了一句:“太子要針對殿下,現在唯一可出手之處又在哪裡?殿下安撫長安民心,乃是奉了何人的旨意?”
“那當然是父皇……咦?”
李治恍然,臉現喜色。
岑文本微笑著進諫道:“殿下隻知自己的根基遠不如太子與魏王殿下,但卻沒想過,正因如此,您的破綻更少。”
“現在,殿下奉陛下禦命行事,誰如果想要與殿下為敵,那就等於與陛下手聖命為敵!而且殿下從來沒有參與過太子與魏王之爭,又多有孝心。”
“臣敢保證,若太子真敢私下出手,那麼倒大黴的一定是東宮。”
岑文本的分析,其中有一些李治也曾想過,現在更覺得自己沒什麼風險。
但是,這並不能打消李治的所有疑慮。
看到晉王露出猶豫的神色,岑文本奇道:“殿下信臣重臣,還有什麼話不妨直接說出來。”
“本王是想,若真是事情往好的方向發展,雖然本王短時間內無憂矣,但是東宮之位卻會穩固下來,那樣豈不是……”
李治欲言又止,他後麵的意思,卻是人人都聽得出來的。
岑文本連忙安撫道:“晉王殿下欲有作為,此事對於我大唐來說乃是好事。但是您千萬急不得。”
“此次太子殿下手握兵權,最後若擊敗薛延陀大軍,他自然能得到最大的好處和威望,而您此次目標隻是展露頭腳,向更多的大臣以及陛下證明一件事。”
“大唐除了太子與魏王殿下之外,還有一個人,會是合適的繼承者!”
李治其實對於岑文本的安撫並不算滿意,不過現在他還真沒有力量做其他的事情,隻能先沉下心來再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