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眾百姓被王泳禍害得舉家奔逃,生怕僅餘的存糧被搶走。
可是,現在聽聞大唐太子殿下前來,一見麵就把那惡官王泳抓了起來,無不感到振奮,紛紛回到家鄉。
甚至還有鄉老,主動跑到太原城來,參拜他們的太子殿下,上陳民情。
李承乾趁夜在程知節的陪同之下,巡視了整個太原的城防。
他的擔憂果然沒錯!
王泳從來沒有覺得薛延陀部真的會從太原一帶殺至,特彆是阿史那思摩被擊敗之後。
他們本就有機會直殺至長安,又怎麼會進入並州的群山之中?
王泳的最大目標,直接轉到了借著此次危機,想辦法壯大王氏一族的力量。
隻要把那些不太聽話的刁民逼走,那麼不僅能掠奪他們的錢糧充當軍餉,省下來的軍餉則可以直接轉到王氏的府庫,更可以找到借口奪取他們的土地!
對於頂級世家來說,支撐他們地位的,難道隻是在士族中的地位,還有詩書傳家的底蘊?
它們或許有作用,但這些作用都抵不過手上掌握的土地!
任何一個頂級世家,都擁有更勝公卿的田地,還有數之為儘的佃農為他們生產,讓他們擁有寒門根本無法企及的資源和財富。
如此,再配合上他們無可匹敵的人脈,自然永遠淩架於一般人之上。
所以他們更需要把握任何一點機會,為自己的家族積累土地和資源。
正常來說,王泳的計劃不會有什麼問題。
他本就是太原的守將,擁有本地兵權,而太原地地形又不易遭受外敵進攻。
他借著北方異放的威脅之名,可以為所欲為,哪怕是平素裡對他有所不滿之人,也不能在這種時候反對他,否則就等於是在給異族中乘之機。
哪怕有些風聲傳到了長安,傳到了朝廷,為了“大局”,朝廷也不可能在此時處置於他。
等到風平浪靜之後,一切都處置妥當,再來調查也查不出什麼了不得的事情,而且王氏還有朝廷裡的人脈為他們說話……
李承乾把所有王氏出身的將領全部控製起來,廢止他們對百姓的殘害,之後便召集眾將,把重心全都轉到太原與並州的防衛之上。
好在他身邊還有程知節輔助。
程知節數十年的領軍經驗可不是蓋的,而且他對於並州的地形非常了解,很快就找到了重心之處。
一方麵,他們把太原本地的守軍分派往最關鍵的要害之處,另一方麵,則是在太原附近召集青壯,以此彌補大軍數量的不足。
“哼!王泳那廝真的是害人不淺!”
提起此事,程知節還在憤憤不平。
李承乾最近的時間,越來越少地把心思放在他的“計劃”之上。
並不是他拿下王泳之後,突然發現自己的太子身份挺好用,所以舍不得了。
而是他實在是太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