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口,這時已是一家四口了,在回到了家門口,這時那匹駑馬正溫順的還站在原地,這時林清、林阿大、林薑氏才反應過來,他們適才去的急,馬就沒太想到。
也幸虧這溫順的駑馬,它也沒有亂跑。
林薑氏打開了院門,林清和林大力進去,隨後林阿大便把馬車拉到了院子裡,將駑馬栓在了院子裡的樹上,隨後將馬車從馬身上卸下來。
這時林清說道:“爹,咱們是不是得蓋房子了,現在咱們也不差錢,這茅屋住著忒不舒服,而且,院子也不太安全,這馬和馬車這麼貴,要是稍不注意,怕孬人來偷了。”
林阿大看了看茅屋,說道:“是,是得蓋房子,這茅屋住著顯小了。”
林薑氏道:“可是咱家這塊地皮連上院子,也不算大啊。”
林清這時候說道:“不如咱們另買塊地皮蓋房子,村西頭不是有三戶人家,人家都不在那住了,那三戶房屋院子正好連著,都成了廢園了。”
“咱找那三戶人家,買下他們那三戶的房子地皮,直接把那三戶房子都給推倒,重建個兩三進的院子,這樣咱們住的也方便,馬、馬車什麼的,也都有地方放了。”
林清想著在村子裡蓋房子,還要蓋個最好最大的院子,那三戶人家的房子地皮,推倒重蓋,起碼也有三進的院子,這在村子裡就是獨一份的,比族長林棟家的二進院子還要大。
林清也有想過在府城直接買套房子,但俗話說的好“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現在他雖然也不算是大富大貴,但是他家現在的確是有錢了,有錢了就要在村子揚眉吐氣一把,讓那些以前看不起他家、看他家笑話的,統統都豔羨他家才是!
林阿大林薑氏聽兒子這麼說,覺得兒子說的也是這個理,林薑氏就當即拍板說道:“好,就這麼辦,我看就今天去找那幾戶人家把他們的地皮買下來。”
在林清家,林薑氏是做什麼事情負責拍板的,林阿大都已經習慣了。
而這時林大力小心地說:“那你們買地皮,錢夠嗎?”
林阿大便笑著說道:“爹,錢的事你不用操心。”當即就把在府城的事說了,林大力一聽,看著林清,滿臉的驚詫,道:“我的乖乖,我的孫兒真有本事!”
當即他們也不進茅屋了,就當下就決定去找那幾戶人家,直接把他們的那地皮買下來。
那三戶人家都在村上住的,不過他們不在村西頭了,一家四口找上門,有的人家不願賣,在林薑氏提了價後,也就同意了。
半個下午時間,就拿到了那三戶人家的廢屋的地契。
這一天還剩餘點時間,林大力去隔壁村上林村去聯係泥瓦匠小工隊。
下林村沒有小工隊,上林村有。
林大力是趕著馬車去的,乘馬車快一些,而林清他們三個人則在家等著他回來,林清在等人的工夫,還翻看了一些他在墨香書鋪買的那一摞書來。
林清買的都是兵書,還有曆史類的書籍。他上一世就很喜歡軍事,也就研究軍事,買了很多的軍事、兵書等書籍,古今中外的都有。
而這次去墨香書鋪,他專門買了兩漢之後的幾個朝代出的兵書——因為這些兵書他前世都沒看過,所以,要漲漲見識看看。
在等林阿大回來的空閒時間,林清翻了下幾本兵書,其中有一本是本朝太祖高皇帝時期,輔佐高皇帝南征北戰最後一統江山的一位名將所著。
他的名字叫向青,在墨香書鋪,林清專門問了一個看店管事,讓他推薦幾本兵書,他專門推薦了這向青寫的兵書,這向青還被現在的人稱為了“兵聖”,可見他的兵事的造詣。
他寫的兵書名字叫《武略誌》,雖然名字看起來普通,但是內容卻是乾貨滿滿,無愧“兵聖”之名!
林清這時就翻看了十幾頁的他的書。
而在天色將要黑的時候,他把書放下了,也就在這時外麵響起了馬嘶聲,林薑氏此時正在做晚飯,聽到了聲音,知道林阿大回來了,林清和林大力都先出茅屋去見林阿大。
林薑氏稍停一會也出來了,就問:“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