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過隙,很快便過了一年。
今年,是千千萬萬人改變命運的一年。
因為,高考恢複了!
1977年10月,各大媒體公布了恢複高考的消息,並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將於一個月後在全國範圍內進行。
通過報紙、收音機,這則消息瞬間傳遍了神州大地。
根竹鎮算得上是大鎮,不隻有初中,也有高中,是附近幾個鎮子唯一的一所高中。
鎮高中,廣播裡傳來校長激動昂揚的聲音:“全體師生們,請注意!有一個重大的好消息!就在今天,組織麵向全國發布了恢複高考的消息,高考時間就在今年,1977年,我們省的高考時間定在12月1號2號3號這三天,自願報考,統一考試,擇優錄取,招生對象是: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城知識青年、複員軍人、乾部和應屆高中畢業生,不論成分,不管已婚未婚,都可報名。”
鎮高中的擴音器重複著將這則消息傳到了學校的每個角落,連旁邊的鎮初中和附近的居民都能聽到。
這一下子,甭管是不是知識青年,是不是要參加高考的,都跟著激動起來。
學生們就更不用說了,這年頭,能一路讀到高中的,誰沒有個大學夢呢。
好些人都互相擁抱自己身邊的同學,激動得熱淚盈眶。
高考啊,不是推薦上大學,推薦上大學是有名額限製的,高考則是大家都有機會參與,各憑本事,不用和自己的同學競爭,大家可以一起努力,一起考上大學。
宋家,宋向國興奮地從外麵跑了進來,第一次把跟在後麵的弟弟甩了三條街。
邊跑邊高聲喊道:“媽,媽,高考恢複了,我可以考大學了!我可以考大學了!”
天知道他這一年來有多鬱悶。
他今年高中畢業了,一向成績不錯,又喜歡讀書,可現在上大學都是靠推薦的,像他這種家庭,推薦就彆想了,畢業後對前途的迷惘,讓他有點不知所措。
高考恢複的消息,讓他猶如乾涸土地的心田裡來了一場及時雨,瞬時恢複了勃勃生機。
梁英也從收音機裡聽到了消息,大兒子的心思,她不是不清楚,但有些並不是事在人為就行,現如今有了一個公平的機會,替兒子高興之餘,也很是感激組織的這一番消息。
宋七七跑到宋向國跟前,仰著小臉鼓勵道:“大哥,那你要好好複習哦,一定要考上一個好大學,我看好你哦。”
宋向國一把抱起妹妹,往空中舉了舉,放下來又來了個立正敬禮,“嗯,遵命,小管家大人。”
又對梁英說道:“媽,我要去複習了,吃飯再叫我。”
梁英看著大兒子那打了雞血的興奮樣,轉頭向宋七七道:“你大哥這三天不吃估計也不會餓。”
宋七七深以為然的點點頭。
以下的這一個多月,全家的重心都是圍著宋向國轉。
梁英每天換著花樣用有限的食材弄好吃的,如今黑市上的物品也比前兩年多了不少,上麵也睜隻眼閉隻眼的沒什麼人管,魚啊肉啊還是不難弄的。
宋七七更是把能換的食物都換成了空間出產。
經過兩三年的逐漸適應,一家人已經能喝純淨的靈泉水了,身體素質記憶力什麼的各方麵都好了很多。
她媽都開始逆生長了呢,臉上的皮膚白皙細膩,連斑都幾乎看不見了。
老宋家參加高考的,除了宋向國,還有宋向君。
宋向君開始是有點猶豫的,畢竟功課丟了幾年了,但因為一些事情,加上她妹的一通忽悠,也下定了決心博一把。
事情是這樣的。
今年春節回家的時候,宋向君便跟父母坦白了跟楊誌其談對象的事情。
原來楊誌其跟宋向君是初中和高中的同校同學,楊誌其比宋向君高一屆,兩人在學校時就認識了。
下鄉後有同學的情誼在,便越走越近,離家的忐忑不安和生活的艱辛,讓宋向君對來自學長的關心漸生情愫,兩人便順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
結果當然是不出所料的受到來自父母的雙重反對。
這年代的談戀愛可不像後世,說分手就分手了,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就一直拖到了現在。
宋七七見狀,便有心推一把,忽悠她姐道:“姐,你去考大學啊,還有未來姐夫,你們一起考,考上了大學,以後就不用再種地了,媽媽就不會反對你們結婚啦。”
宋向君愣愣的想了一下,是啊,父母之所以反對她跟楊誌其,並不是單純的嫌貧愛富,也是疼她,怕她吃苦而已,為人父母的,這也正常,如果能跳出農門,想必就不會反對了吧。
便也下定了決心,要跟對象一起努力,為自己的幸福拚一把。
宋文從省城出差回來時帶回了幾份學習資料,宋向國如獲至寶,抄了一份給大姐,每天便拿在手裡鑽研著。
呆在學校的時間也越發的長了,抄寫題目,模擬考試,中午也帶著便當在學校吃了又繼續看書,才十幾天的功夫,人就肉眼可見的消瘦了。
梁英心痛又無奈,隻能增加宵夜,讓兒子多吃補補,至於大閨女,就鞭長莫及了。
宋七七想起自己空間裡的鐵皮石斛來。
她現在已經是二階二層了,空間裡能控製的時速已經達到了1比10。
石斛的年份已有小十年,加上收進空間前的,也有十幾年了,加上空間的靈氣,功效已遠非一般的野生石斛能比的。
於是,每天一早起來,宋七七便搶著為哥哥的軍用水壺裡裝水。
美其名曰要用實際行動支持哥哥,把她媽要放的紅糖換成了她在空間裡泡好的靈泉石斛水。
宋向國好笑又感動,喝著壺裡略為甘甜的石斛水也不疑有他,隻以為是老媽吩咐放的。
以至於到後來,每天隻睡四五個小時,也是精神抖擻的,毫無疲倦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