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夢......”
“張明......”
“還有幾個是各村的,沒有念到名字的也彆急,這隻是第一批,後麵肯定還會有,大家讓讓,我還要送去村裡。”小李說完,擠出人群便走了。
其他沒有拿到通知書正失落的人聽到了這話,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消息瞬間就傳遍了全鎮。
宋文聽到消息趕回家時,隻見家裡已圍滿了人,舅兄一家都在,還有隔壁鄰居過來道喜,順便瞧瞧新鮮出爐大學生的。
大學生宋向國同誌臉略帶羞澀,站在一旁隻會咧著嘴傻笑。
大學生他媽梁英紅光滿麵的站在中間,腰板挺直。
臉帶微笑的看著大學生他妹,宋七七小盆友正在吧啦吧啦地講述著,她哥如何如何地起早貪黑、廢寢忘食地學習,她媽如何如何每日精心準備飯食,做好後勤工作,還有她爸千辛萬苦的從省城弄來了學習資料......
哦,對了,還有她每日的噓寒問暖,倒水送溫暖。
總之就是,高考不是一個人的事,想要考出好成績,離不開家人的關懷和支持。
有聽出重點的說道:“還有學習資料啊,借我家剛子看看唄,他今年也要下場考了。”
宋七七搖頭,“哪成啊,我二哥今年也要考,他要報軍校呢,不過可以抄一份回去。”
眾人一聽,紛紛點頭,又說起宋向黨,“喲,向黨要考軍校啊,兄弟倆都一樣的厲害,梁英你們倆口子真有福氣,生的兒子都這麼能耐。”
站在角落當背景牆的宋向黨,一臉哀怨的看著糟心的妹妹。
......宋七七你這個大喇叭,要是我考不上,以後還怎麼有臉出去見人啊啊啊......
所以說,妹妹什麼的,都是坑哥的,沒有一個是好東西。
宋七七不知道她二哥心裡的苦,不過就算知道了也照樣會這麼說。
因為她就是故意滴,不給點壓力,就她二哥那懶散性子,說不定連個中專都難。
眾人漸漸散去,一家人重新坐在一起,欣喜宋向國已塵埃落定,卻又擔心起宋向君來。
宋向國道,“媽你彆擔心,姐那成績中專沒問題的,就是沒那麼快,要到各大院校,本科專科的錄取完,才到中專呢。”
第二天,從學校又傳來了一個好消息,宋向國同學不單考上了京大,還以362分的成績成了縣高考狀元。
為此,縣裡還獎勵了50塊錢。
第一次恢複高考,就出了個縣狀元為鎮裡爭光,鎮領導一高興,決定也拿出30塊錢做為獎勵。
而學校也獎勵了10塊,加起來就80塊了,比一般人兩三個月的工資還多哩。
這下子,來宋家的人更加絡繹不絕了。
來探討學習方法的有。
來沾沾喜氣的有。
甚至還有來說親的......
而宋向黨卻更加鬱悶了,拜他妹所賜,全鎮人民都知道了他的雄心壯誌了。
每次來人都會捎帶上他,不是說虎兄無犬弟,就是鼓勵說看好他,天知道他內心都快要崩潰了......
又過了十來天,陸陸續續又有兩三批通知書送達。
最後,在臨近春節前,宋向君的通知書終於也到了,同時還有楊誌其的,兩人同時考上了縣師範。
宋七七不禁吐槽了一下兩人的緣分匪淺,上輩子他們雖然最終也都是在縣城工作,但並沒有參加高考,這輩子被她這小翅膀一扇,卻是綁得更近了。
這年頭的中專生也是包分配的,既然不用呆在農村,宋文夫妻倆也就不反對大閨女的婚事了。
現在要考慮的是先把婚結了,還是畢業後再結,畢竟宋向君今年已經二十一歲了。
在農村,女孩子一般十七、八歲都嫁人了,但放到縣城,二十來歲倒也不算晚。
宋向君和楊誌其商量後,最終決定畢業後再結婚。
中專不像大學要讀三四年,也就兩年的時間,工作後再成家,小家庭也能更安穩一點不是。
雙方父母也尊重小倆口的意思。
接下來的就該是宋向國的開學之行提上日程了,畢竟過完春節後就要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