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於後世發展到有些地方出現了天價聘禮的現象,人家還振振有詞,這傾家蕩產娶來的媳婦,不得好好珍惜著,鬨掰了,你還有能力再娶一個?
當然這也是比較極端的,而一般約定俗成的就是,人家給了多少聘禮,你也得出得起相應的嫁妝才行,這樣兩家都不會丟麵子,以後夫妻倆也好過日子。
梁家當然是疼閨女的,還不是一般的疼。
酒席足足擺了三十桌,比之前娶長媳的時候還多上十幾桌,門口的騎樓下一字排開,占了大半條街。
菜式也滿滿的十大碗,除平常的雞鴨魚肉外,還有兄弟倆從沿海城市帶回來的魷魚乾等海貨。
這一年多來,好不容易有人趕上了當初梁建強娶媳婦的盛況,又被老梁家自己給刷新了紀錄,而且還是嫁閨女的席麵,真是讓人妒忌不能了。
等看到了梁建芬的嫁妝,就連妒忌都妒忌不起來了。
除了縫紉機、電風扇、自行車、手表和錄音機這所謂的四轉一響外,一應生活用品應有儘有,另外還給了兩千塊的壓箱錢,加上唐小峰給的五百,一共二千五百塊。
這下知道的人都炸開了鍋,這年頭人們雖然能吃飽穿暖了,隔三差五也能吃上頓肉,可要說積蓄,可能連幾百塊都拿不出來。
這梁家嫁個閨女還給出了兩千五百塊的陪嫁,這下子人們不說梁建芬命好嫁了個市裡的了,倒是說那外來的小子有福氣撿了金疙瘩。
而梁建中梁建勇兩兄弟頓時成了兩個香餑餑,嫁出去的女兒都給兩千五了,這要是娶媳婦,得給多少啊。
一下子,上門說親的,帶著娘家侄女,婆家表妹來串門的就多了起來。
老梁家門庭若市,潘紅英整天笑得見牙不見眼,看著眼前一個個年輕朝氣,如花似玉的姑娘們,每天水果瓜子的不斷,好吃好喝的招待著,絲毫不覺得心疼。
這下子來的人就更多了,就算結不成親,能蹭點水果吃也是好的。
他們家的水果都是外銷的,少量在自家鋪子裡賣的也要兩塊錢一斤,比彆人的貴兩三倍呢,那口感更是彆人家不能比的。
而梁建中梁建勇兄弟倆,在送完姐姐去柳市後,直接就離開了,連鎮上都沒回。
走前還擱下話來,“媽你彆瞎折騰了,等我們在那邊成了家,再接你們去享福。”
潘紅英,“啥,敢情這媳婦你倆要自己找,你倆懂啥,彆給外麵的小妖精給迷暈了頭,給我找個攪家精回來。”
梁建勇不耐道:“媽,現在時代不同了,這媳婦娶回來是跟我過,又不是跟你過,你管好我爸就成,其他的就彆理那麼多了。”
潘紅英氣得跳腳,這是翅膀硬了,兒大不由娘了!
梁振南倒無所謂,隻是敲打一番,“你倆要是給我整個不三不四的,看老子不打斷你們的腿!”
忙完了一切回到家,就真的隻剩下老倆口了。
看著兩幢靜悄悄的房子,往日的人聲鼎沸仿佛隻是一場夢。
梁振南心裡頗不是滋味。
唉,養兒女有什麼用。
女兒養大了就成彆人家的了,兒子又各奔前程,想回家的又不能回,能回家的又浪得飛起不願意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