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弘在一個半時辰之後,返回到了二連浩特。
奧尤陶勒蓋礦山距離二連浩特的直線距離隻有二百裡不到,以商弘的天位修為,隻需兩三刻時間就可來回一次了。
多餘的一個多時辰,商弘都用在了尋找銅礦礦脈上。
回到李軒身邊的商弘,不但麵色凝重,手中還多出了幾塊色澤斑斕的銅礦石。
“我在那邊隨機搜尋了七處地方,彼此間隔十裡以上。最終在四個地方挖掘到了銅礦,其中最淺的一處,距離地麵不到兩丈,露天就可開采。”
商弘眼中的波瀾,依然無法平抑。
隻就他粗略的探查結果,就可知這銅礦的規模大到駭人,可稱得上是冠絕宇內!
而銅礦通常都與金銀伴生,周圍還有各種樣的天材地寶,稀世之珍。
李軒端坐於一匹地行龍上,漠不關心的微一頷首:“據宮中術師所言,這座礦脈距離地麵最近的地方隻有一丈二尺,還是很容易開采的,難得的是這些銅礦的純度也很高,他們說可以使用螺旋開山法——”
“郡王殿下!”
商弘心想自己哪裡是想要與李軒討論銅礦的開采?他沒能沉住氣,主動打斷了李軒的話:“下官以為,這二連浩特無論如何都不能再失陷於蒙兀之手!您這座軍堡的規模,似乎還有不足。”
就在一個時辰前,商弘還覺得李軒在這裡修築堡壘,是浪費國帑。。
可此時商弘卻覺李軒對這邊的重視程度還不夠。
商弘分毫都不覺自己的話,是對自己的打臉。
在每年高達三千萬銀元的歲入麵前,臉算什麼?何況以這座銅礦的規模來說,三千萬銀元可能是最保守的估計。
他想如果蒙兀人得到這財源,未來對大晉的威脅隻會倍增。
李軒不禁失笑:“那麼商大學士以為,我們該當重視到何等地步?”
商弘沒理會李軒的取笑之意,他當仁不讓的開口:“此處到那座銅山,必須有五座長寬三裡以上的軍堡,彼此互為犄角,並在此駐留十五萬大軍,確保礦石的開采。還有南麵——”
商弘往南麵的方向指了指:“大晉大同至二連浩特的沿線,也需大小軍堡七座,用於保障糧道。”
李軒不由搖頭,他知道這位兵部侍郎還是在用以前的眼光來看待蒙兀。
可隨著‘符文燧發線膛槍’的出現,戰爭的形式早就不同了。
蒙兀鐵騎的餘暉已經將迎來終結——
他在此處修建軍堡,其實不獨是為那座銅山,也是為二連浩特附近的鹽池。
二連浩特中的浩特,在蒙兀語中是指‘眾多人口居住的地方’,二連則是得自於‘額仁達布散淖爾’中的‘額仁’一詞。
額仁達布散淖爾是草原上最大的鹽池之一。控製了此處,就控製了漠南蒙兀的大部分鹽源。
若非如此,他是無論如何都舍不得在這裡修建一座棱堡的。
不過李軒沒打算與商弘分辯,他搖著頭:“好家夥,這一修就是十三座軍堡,這需要費用多少銀錢?多少的民力?商大學士,古人說飯要一口一口吃,我們慢慢來吧。
這座堡壘建成之後,我大晉在二連浩特就有了據點。日後再拓展其它的堡壘不遲——”
商弘頓時蹙了蹙眉,他想一次就修築十三座軍堡,那顯然是不現實的事情。
可以如今大同的民力,再發動一些草原上的部眾,建造兩座長寬四裡以上的大型軍堡,三座長寬二裡的小型軍堡,還是綽綽有餘的。
此舉雖是壓榨民力,可從長遠來看,卻能令大同以北長治久安。
不過商弘同樣不打算與李軒爭執,他準備寫幾封信給監國長公主,幾位輔政大臣。繞開這位汾陽郡王,直接推行此事。
也就在這之後,商弘終於把注意力轉移到了李軒的前方。
他發現這個山坡左麵的一個小山穀,一隊隊的晉軍正將他們俘獲的牧民驅趕至此,總數已經達到十二萬。其中有三萬青壯,九萬婦孺老幼。
山坡的右麵,則是一群把頭遞得精光的人,在往山坡方向拜服。
還有許多身體壯碩的蒙兀人,以及那為數眾多的十戶,百戶,甚至是千戶那顏,都被拘押在山坡腳下,全都被牢牢的困在了一根根木柱上。
商弘暗暗奇怪,不解李軒意欲何為?
李軒詢問已經升任副將的張嶽:“所有的漢奴都甄彆出來沒有?”
“在那邊呢!”
張嶽往山坡的右麵指了指頭:“挺容易甄彆的,蒙兀人為防他們潛逃,在他們的臉上刺了字。不過土木堡之變時被俘虜的晉人,這裡剩下不多了。
原本韃靼左翼七萬戶分到了四萬青壯,現在隻有一萬多,其餘要麼累死,要麼餓死,要麼就被打死。還有一些是他們這些年陸續搶來的,總共兩萬出頭。”
他說到這裡微微一歎:“他們問我汾陽郡王在哪?我說你在這,然後他們就都一齊往這邊拜。我勸他們,他們都不肯聽,說是要叩謝汾陽郡王的活命之恩。還問我們要刀槍,想要隨我們北伐。我沒同意,這些人的身體底子,大多都垮掉了。”
商弘不由一陣沉寂,土木堡之變可以說是大晉朝永遠的傷疤。
汾陽郡王的北伐雖然冒失衝動,卻著實給了這些漢奴一條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