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副部長跟劉豐以前見過麵,他特意過來問候,劉豐向他隆重介紹了李雪峰。
把他吹捧成一顆年輕有為的中國未來IC之星。
楊副部長聽了非常高興,又是握手又是勉勵,搞得李雪峰是臉紅筋漲,受寵若驚。
平生第一次,如此零距離見到一位省部級大官,的確有些手足無措。
考察團統一著裝,西服和旅行拖箱等清一色,整齊劃一,浩浩蕩蕩。
因為是政府性質的考察團,他們走綠色通道,不用在公共通道上排隊等候。
從上海出發到日本國並不遙遠,航程四個小時不到。
李雪峰他們當天下午便抵達目的地。
京都副知事小澤太郎代表市政廳,熱情接待了中方電子工業部科技考察團一行。
京都市政廳的官員和代表團成員逐一對應,便於溝通。
李雪峰的*43廠對應的企業,原本確定的是索尼公司。
不知什麼原因,來了三家。
除了索尼,還有東京電子和愛立發。
他們企業接待這一行隊伍中,都配有中文翻譯,非常重視。
也有接待企業不在京都的廠商,自然成了相公。
中方代表團此行,除了083係統的封測設備,還有國內諸如電子工業製造,機床自動化,傳感器械類等方麵的業務嗟商。
“劉副總,來了三家對我們是有利啊,貨比三家,我們都去看一看他們的生產線,都有特色。”
李雪峰在上海逗留期間,專門到上海圖書館工業製造分館,去查閱資料。
專門了解過日本頂尖IC設備供應商的產品特征等相關內容。
劉豐聽罷點了點頭。
考察團到達首日活動,是京都市政廳安排的歡迎儀式,包括酒會。
日方接待企業暫不參加。
賓主在友好的氣氛下熱情交談。
歡迎儀式上的相關文件內容,都是事先由雙方代表談判多次,電子工業部和外經貿部等單位,都擬有詳細計劃書。
楊副部長讓秘書將協商好的文件拿出來,逐一簽字蓋章,讓新聞單位拍照,形成這次考察團的新聞公報。
第二天開始,才是科考團具體項目的洽談與落實。
說起來,部級外事活動,和國事級外交並無二樣。
所謂出訪的新聞公報,以及取得的成果,不一定都是首長出訪才取得。
事先官員已接觸多次。
公報上說的都是些冠冕堂皇的官話,沒有具體內容。
科考團成員,各有各的任務。
當天新聞公告儀式,以及晚上的歡迎酒會,所有人都得參加。
第二天開始是項目活動,各小組才可以單獨行動。
因為是官方節目,李雪峰他們就是看客、相公,坐在會議廳內靜靜坐著聽。
科考團絕大多數人,跟劉豐一樣,嘰裡呱啦的東洋話一句聽不懂,傻坐傻笑像個木偶,全靠身旁翻譯。
李雪峰日語強化訓練足有成效,加之日方官員發言,語速均勻不快,他倒是能聽懂大概。
緊隨在劉豐身邊的吳詠梅,則充當翻譯。
但她不時地悄悄回眸,注視著李雪峰這邊的表情。
從上海出發至今,她沒有機會與他說上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