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峰這才想到,薑汝祥這一年多來是一會退一會進,一會兒強硬一會兒退縮。
原來都是他的謀略。
進退之間蘊藏著審時度勢的眼光,也是引蛇出洞、一舉殲滅的謀略啊。
李雪峰雖說置身事外,不是太關心這些權謀,但身在江湖不能不去思考。
自己還年輕,來日方長。
你看,胡建春稀裡糊塗被開除公職,掃地出門,要不是鐵哥們仗義救助,恐怕他現在已在牢房裡踏縫紉機呢。
江湖險惡,人性更甚。
他聽著思考著,心裡感慨萬千。
曹可凡此人非常可怕,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對於不中用的人,像塊抹布似隨即拋棄,眼都不眨。
薑汝祥也不是善茬,是個步步心計、步步為營的強人。
如果進廠時沒有*8所的實習經曆,王辰的評語,大師兄劉豐推薦,他今天的結果又會如何?
站在書記大人的對立麵,想著就讓人毛骨悚然。
曹可凡做事,完全是階級鬥爭那套。
為了解決路上的一塊絆腳石,他可以把整條路封閉,不顧大局的慘重損失。
這時候,李雪峰倒是有點同情葉總工。
他膽小怕事,在書記廠長的巨齒縫隙間,左右搖擺不定,爹不愛娘不疼。
儘管如此,葉總工卻從來沒放棄過自己熱愛的專業,他的技術在廠裡麵絕對首屈一指。
他除了膽小怕事,還有一點就是墨守成規。
果然是老了,沒了鬥誌。
而廠裡那些中青年工程師,無論是封測還是貼片,或是電子機械類,他都不予同情。
在吳詠梅的情報資料室裡,鮮有見到哪位工程師前來主動查閱資料,就連譯成中文的也少。
難怪吳詠梅會說,廠裡的情報資料室,連書帶人都是為他準備的。
路是人走出來的,自己不走,今天挨罵就彆怨彆人。
唉,什麼時候,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天地。
小點沒關係,就要自己完全能當家做主。
若乾年之後,每當李雪峰回想起這個念頭時,深感幼稚。
他忘了環境在變,人一樣會變。
親人在變,情人在變,周圍的人更在變。
變,才是宇宙不變定律。
等到兩位黨政首長結束訓斥,已是晚霞飛帔。
至此,舊瓶裝新酒,合理使用舊設備的技改思路,已基本確定。
接下來是各部門拿出具體計劃。
誰還敢提出反對意見,誰有臉提出?
主管副廠長、封測1車間的尚學軍、言成功的臉皮,被薑汝祥當眾剝得一乾二淨。
出乎李雪峰意料,會議結束,有許多人站在走廊或樓梯口,有的在自行車棚,都向他表示出各種善意。
他一時應付不過來,內心忐忑不安也無法適應,隻有一直保持微笑,或是那句千篇一律謝謝。
其他的他敢說啥?
在回去路上,好幾輛自行車同行,誰也不敢大聲吼叫或高聲笑語,就怕無形中得罪了某一方或某一個人。
誰知道未來會怎樣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