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越是靠近內城,房屋的外形就越漂亮,規製就越高,二進大院,三進大院也逐漸多了起來。
忽然,前方不遠處,一道二十餘米高的黃色城牆出現在魏岩視線之內。
“這就是內城城牆啊!”
相比外城城牆,內城城牆愈發高了數米,雖然沒有護城河,但前後兩道巨大鐵閘門,各有數十名精銳甲士看守著,防衛森嚴。
“馬車止步!”
馬車很快就被攔了下來,但在駕車老者遞給對方一麵令牌後,又馬上被放行。
另外魏岩注意到,其他馬車,除了少部分,大部分都會有甲士上前掀開簾幕,核查車廂裡的人員情況。
顯然,作為郡丞府邸的馬車,自有其特權。
一進內城,魏岩赫然發現,路麵鋪裝的竟是鐵衣武館練功場那種青石板,平順無顛簸,而路邊往來行人,各個衣著綾羅綢緞,非富即貴。
兩旁店鋪更是比外城高級不知多少。
“差異之大,簡直是雲泥之彆!”見到這一幕,魏岩心中不禁歎了口氣,道。
再回想起外城不少百姓,吃不飽穿不暖,魏岩腦海中不禁浮現前世一句形容唐王朝末期的古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這同樣是眼前大周王朝的寫照。
......
與此同時。
郡丞府一獨院內,一場姨娘和侄女之間的對話正在進行著。
屋內的檀木書桌上,放著魏岩的一些重要信息,作為世家嫡係,僅僅是一晚上時間,魏岩的大致情況就被調了出來。
“姨娘,雖然這位魏大哥救了您,但您將名下僅有的五個門客名額給他一個,會不會過於重視了?”
“要我看,給這位魏大哥一個去王家內城武館學武的機會,就足夠償還救命之恩了。”年僅十六歲的王月有點不明白,道。
門客並非護院,與主家的關係相對鬆散,主家每年會給予門客一筆銀錢,而門客也會在主家遇到困難時,視情況予以幫助。
主要就是維持雙方一種良好的互助關係。
王家門客分三個檔。
最低檔的門客,基本上也有武道第三境,即鍛骨境的實力,當然,若是大匠或大醫之類的,那就另當彆論了。與主家關係也較為鬆散。
而第二檔客卿,一般是邀請具有武道第四境,即內息境實力的高手,與主家的關係相對就緊密多了。
至於第一檔供奉,幾乎就是常駐主家,並由主家全權供養,和主家自己人無異。而她姨娘目前尚未有此權利。
這位魏大哥雖然成功擊殺了銷魂手沈玉指,但從現場來看,是用了數種毒粉,並非自身實力,最多隻能說是臨戰應變能力不錯。
另外就是她昨晚差點誤傷到這位自家姨娘的救命恩人,但也變相測試出了這位魏大哥的實力,大致是介於練肉小成與大成之間。
所以,這位魏大哥,怎麼看都夠不上王家門客要求。
準確的說,是差距太大。
姨娘王嫣然雖然是王家嫡係,但因為天生體質問題,無法習武,導致其在王家地位並不高,而門客的實力,對她姨娘來說,便比較重要了。
“受人之恩,當湧泉相報,何況是救命之恩。”美婦微笑道。
“另外,月兒,姨娘覺得恩人並不會答應去王家內城武館學武。”
王嫣然心中不禁回想起魏岩那雙遊走的巧手,俏臉微紅。
即便當時有著藥物的影響,但她也能大致分辨出魏岩手上的功夫似乎頗為不俗,而且明顯不是鐵衣功的路子。
但奇怪的是,對方的資料中,除了鐵衣武館的習武經曆,其他猶如白紙。
這讓魏岩在她心中不禁多了幾分神秘。
隻不過對方雙手在她身上遊走這種事,即便是自家侄女當麵,也是不好意思拿出來說的。
若是她沒猜錯,魏岩手上功夫另有來曆,對方必然不會選擇成為王家內城武館學徒,因為這樣一來,他和王家的羈絆就深了。
但門客卻是不同,相對鬆散的互惠關係,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接受。
所以,王嫣然才有此判斷。
“嗯?外城怎麼可能有人會拒絕進入內城武館學武的機會?我不信!”少女的美眸瞪圓,詫異道。
怎麼可能有人會拒絕這種‘一步登天’的機會?
特彆是從資料看,這位魏大哥還有主動拜入鐵衣武館的經曆。
“月兒,若是恩人不願,我們也不好勉強。”美婦緩緩說道。
“姨娘,我是覺得是您多慮了,外城怎麼會有人拒絕這種天賜良機。”少女的頭,搖的跟撥浪鼓一樣。
“你呀你,到時候可彆多話。”美婦嗔怪道。
“好好好,我的姨娘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