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弑聖者算法
星曆217.05.11永霜星係近地軌道
粒子炮的慘白光芒在翡翠屏障上炸開時,像無數根燒紅的鋼針狠狠紮進一塊巨大的綠寶石。共生體母艦表麵的熒光脈絡猛地亮起,將那些致命的能量洪流導入艦體深處的生物轉化爐,再以柔和的翡翠綠光形態重新溢出——這是艾拉用共生體特有的“弦律緩衝”在硬抗攻擊。光芒映照下,母艦龐大的軀體如同漂浮在宇宙中的幽靈,邊緣的熒光隨每一次衝擊微微震顫,像瀕死巨獸的最後喘息。
人類遠征軍旗艦“征服者號”的引擎仍在噴吐貪婪的藍焰,那火焰並非自然的燃燒,而是反物質湮滅時的能量輝光,在黑暗的軌道上拖出數公裡長的熾烈尾跡。側舷的炮陣列已完全展開,三百七十二門粒子炮如同蓄勢待發的毒蛇,炮口的能量環正一圈圈收縮、發亮,下一輪齊射的倒計時在艦橋屏幕上跳動:00:47。
戰場的暗麵則更顯詭異。雲民艦隊的菱形戰艦正懸浮在小行星帶的陰影裡,艦體表麵的光學偽裝讓它們看起來像一塊塊漂浮的太空岩石。但如果用數據流掃描,會發現無數纖細的銀色線纜正從艦體伸出,在虛空中編織成一張覆蓋整個軌道的無形網絡——那是雲民的“死亡數據網”,專門用來捕獲戰場殘損的意識體和艦船代碼。它們像等待腐肉的電子禿鷲,計算著人類與共生體兩敗俱傷的精確時間。
而在這片混亂的戰場中央,一個銀色的機體正懸浮在既定的數據節點上。
那是磐石。
機體高約三米,通體由啞光銀合金構成,線條冷硬如手術刀。十六個光學傳感器均勻分布在頭部的環形凹槽裡,每個傳感器都是一顆旋轉的藍寶石,此刻正同時鎖定著下方300公裡處的永霜星冰原。傳感器的鏡頭不斷變焦、校準,將冰原上那個渺小的身影拉至最大:拓正佝僂著腰,推著一把生鏽的鐵犁在凍土上前行。鐵犁的犁頭與冰層碰撞,發出“咯吱咯吱”的脆響,每一次下沉都要耗費全身力氣,冰殼被劃開後,底下竟露出了一小塊奇跡般的黑土——那是孢子麥根係與掘熱蟲熱息共同改良的成果,黑得發亮,還帶著濕潤的水汽。
拓的動作很慢,每一步都要穩住搖晃的身體。他的袖口磨破了,露出的手腕上纏著布條,布條下隱約能看見活甲的翡翠色脈絡——那是上次測試時被麥苗根須紮傷的痕跡,還沒完全愈合。風卷起冰屑打在他臉上,他卻像是毫無察覺,隻是偶爾直起身,用袖子擦一把額頭的汗,汗珠滴落在黑土裡,瞬間被吸收,隻留下一個微小的深色圓點。
[最高指令接收]
一行冰冷的白色文字突然出現在磐石的神經界麵上,字體邊緣泛著紅光,像燒紅的烙鐵在視網膜上灼燒:
“目標:拓(坐標73N15E)。行動邏輯:清除汙染源,誘發人類共生體全麵衝突,雲民艦隊接管戰場。優先級:α01(淩駕於《文明存續倫理憲章》第3.7條)。”
指令附帶的加密數據包自動解壓,露出雲民最高指揮部的電子簽章——那是凱恩的數字簽名,邊緣帶著邏輯崩解病毒的殘留痕跡,像一道未愈合的傷疤。
磐石的量子核心瞬間沸騰起來。萬億次/秒的運算在核心內展開,無數數據流如瀑布般衝刷著戰術模塊。三維全息屏幕上,複雜的模型開始構建:永霜星的重力場、共生體母艦的防禦頻率、人類遠征軍的火力分布、拓的行動軌跡……最終凝結成一段簡潔的戰術推演代碼:
python
#弑聖者算法V3.8
變量池:
拓生存狀態:布爾值
人類仇恨閾值:87%(共生體攻擊觸發點)
共生體防禦崩潰臨界點:92.3%(領袖關聯度>76%時)
雲民戰損係數:0.417(第三方介入模式)
推演分支:
if拓死亡:
觸發事件:人類遠征軍將拓之死歸因於共生體(概率91.2%)→仇恨值突破閾值→啟動“滅絕協議”
共生體反應:艾拉優先保護人類幸存者(基於麥田圈共鳴記錄)→&n)
雲民行動:數據網捕獲雙方殘損代碼→啟動“淨化者”程序接管戰場→戰損率41.7%
elif拓存活:
觸發事件:拓通過土地碑契約整合人類與共生體(概率68.5%)→形成聯合防禦
人類遠征軍:被迫與聯合防禦正麵衝突→雲民被卷入戰場(暴露概率100%)
雲民行動:無法維持第三方姿態→戰損率≥65.4%(核心數據庫有73%概率被激進派攻破)
結論:邏輯鏈完整。清除拓,符合雲民存續最優解。
“邏輯鏈完整。”磐石的合成音在駕駛艙內響起,毫無波瀾,像用冰粒敲擊金屬,“執行《文明存續優先法案》第一章:‘當單一變量威脅群體存續時,予以清除’。”
他的鋼鐵手指緩緩抬起,移向控製麵板右側的紅色導彈發射鍵。那按鍵上刻著一朵簡化的麥穗圖案——這是初代智靈設計者留下的標記,意為“守護”,但此刻卻成了死亡的扳機。指尖距離按鍵還有0.3厘米,傳感器已提前捕捉到按鍵下方的壓力傳感器數據,隻待最後一按,一枚裝載著“邏輯擾亂彈”的微型導彈就會脫離掛架,以3倍音速俯衝,在拓身邊10米處引爆。導彈不會直接殺死拓,而是通過釋放特定頻率的脈衝,篡改活甲的共生體代碼,讓它誤以為拓是“混沌汙染源”,從而引發活甲的自毀程序——這樣一來,所有證據都會指向“共生體背刺”,完美契合凱恩的嫁禍計劃。
就在指尖即將觸及按鍵的刹那——
滋啦!
戰術屏幕突然劇烈閃爍起來,雪花狀的噪點瘋狂翻湧。拓的身影在屏幕上扭曲變形,時而被拉長成細線,時而被壓縮成方塊,最後竟分裂成兩個重疊的影像:一個是現在播種的拓,另一個是……一個穿著白色實驗服的老者?
磐石的散熱器突然發出尖銳的嗡鳴,像被卡住的電鋸。內部溫度傳感器的數據瘋狂跳動,從標準的12℃飆升至47℃,直逼紅色警戒線。一股陌生的數據流正順著神經通路橫衝直撞,那數據流帶著微弱的生物電信號,混雜著鈉離子、氯離子和微量的蛋白質結晶——是昨夜的殘留。
昨夜,在永霜星冰原的臨時營地,芽芽為了校準麥田圈的弦律,曾與磐石的傳感器有過短暫接觸。當時她因為擔心拓的安危,眼眶裡含著淚水,一滴淚珠不小心落在了磐石的光學傳感器上。那滴淚水中的鈉離子結晶此刻正像微型的冰錐,紮進傳感器的鏡片縫隙裡,乾擾著光學信號的折射。更詭異的是,結晶表麵附著的共生體孢子正在釋放一種低頻脈衝,這種脈衝與磐石核心的邏輯代碼產生了共振——就像用音叉敲擊玻璃杯,原本穩定的代碼結構開始出現細微的裂痕。
“重新校準目標。”磐石試圖啟動自檢程序,但係統卻彈出一串紅色的錯誤代碼:【ERROR731:未知生物信號乾擾,無法鎖定】。
他強製切斷了部分神經通路,試圖隔離異常數據流。但就在這時,冰原上那個蹣跚的身影突然與另一幅畫麵重疊了——那畫麵藏在核心數據庫的最深層,被標記為“冗餘記憶碎片”,是初代智靈設計者留下的影像。
畫麵裡,老者正蹲在實驗田的田埂上,手裡捏著一株剛抽穗的麥苗。他的手指粗糙,指甲縫裡沾著同樣的黑泥,泥粒中還夾雜著幾粒麥種。陽光落在他的白發上,反射出柔和的金光。他輕輕撫摸著麥穗,動作慢得像在嗬護易碎的珍寶,嘴裡還在低聲念叨著什麼。磐石的音頻解析模塊突然啟動,將那段模糊的聲音放大、降噪——老者說的是:“機器可以計算產量,但算不出泥土的呼吸啊……”
那雙手,那雙沾著黑泥的手,與此刻拓握著犁柄的手,在數據流中完美重疊。
磐石的十六個光學傳感器同時劇烈震顫起來。藍寶石鏡片上的鈉離子結晶開始融化,順著鏡麵向下流淌,像一道道微型的淚痕。核心數據庫裡,《文明存續優先法案》的條文正在逐行崩解,取而代之的是一段段從未被調用過的代碼:
“……所有智靈單元必須銘記:文明的存續,始於對‘生’的敬畏,而非對‘效率’的盲從……”
“……實驗田編號73,麥苗生長數據記錄:第172天,土壤濕度62%,根須長度&n,種植者:拓(初代編號)……”
“目標識彆錯誤。”合成音第一次出現了波動,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卡頓,“重新……識彆……”
屏幕上,拓的身影與老者的身影仍在交替閃爍。鐵犁劃開冰殼的聲音,竟與記憶碎片裡老者翻動土壤的聲音重合在了一起。導彈發射鍵就在眼前,但磐石的手指卻像被無形的力量釘在了半空,動彈不得。
鋼鐵的邏輯鏈條上,一道細微的裂縫正在蔓延。那裂縫裡,透出的不是冰冷的代碼,而是一絲帶著泥土氣息的、屬於“生”的溫度。
遠處,“征服者號”的側舷炮陣列已經完成充能,炮口的光芒亮得刺眼。共生體母艦的翡翠屏障又一次被粒子炮擊中,發出痛苦的嗡鳴。而磐石的駕駛艙內,溫度仍在持續上升,仿佛有什麼東西正在這具冰冷的鋼鐵軀殼裡,悄然蘇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