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係統的崩潰如同推倒了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引發了連鎖反應,最終觸發了“矽穀堡壘”終極的自毀協議。刺耳的合成警報聲如同尖利的哨子,在機房的每個角落回蕩,撞擊著每個人的耳膜:“檢測到不可逆入侵及數據汙染!文化基因庫核心數據庫熔毀程序啟動!倒計時:300秒!”
這聲音像一把冰冷的匕首,刺穿了“數據麥田”帶來的短暫狂歡,讓原人們和雲民都陷入了恐慌。原人們臉上的興奮瞬間凝固,取而代之的是擔憂;而雲民們則更加慌亂,他們知道這個數據庫意味著什麼,那是人類文明數千年的結晶,一旦被毀,損失將無法估量。
機房最深處,一扇厚重的合金大門緩緩滑開。這扇門上銘刻著無數文化符號,從古老的甲骨文到現代的二進製代碼,從西方的油畫筆觸到東方的水墨線條,仿佛是人類文明的濃縮畫卷。門後,一個散發著柔和白光的巨大球體映入眼簾——這就是雲民的“文化基因庫”核心數據庫。
此刻,這顆原本象征著文明傳承的球體,內部光芒變得刺眼而熾熱,仿佛一顆即將爆炸的小太陽。表麵浮現出的紅色裂紋如同蛛網般蔓延,不斷擴大,發出細微的“哢嚓”聲,像是在宣告著毀滅的臨近。它正在過載,即將釋放出毀滅性的能量,將其中存儲的一切化為灰燼。
稷的目光穿透混亂的“數據麥田”,死死鎖定了那個即將自毀的白色光球。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焦急與堅定,仿佛那不是一個冰冷的數據庫,而是一個鮮活的生命。他看到了球體表麵一閃而過的《哈姆雷特》經典獨白的全息片段,“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的台詞在空中短暫停留,又迅速被紅色裂紋吞噬;他還看到了敦煌飛天衣袂飄飄的驚鴻一瞥,那靈動的舞姿仿佛能掙脫光球的束縛,飛向自由的天空…這些都是人類靈魂的結晶,遠比那些冰冷的服務器珍貴萬倍!
沒有一絲猶豫!稷爆發出與他年齡不符的力量,像一頭矯健的獵豹,撞開擋路的服務器殘骸,朝著文化數據庫衝去。他的腳下,發光的稻根被踩斷,發出微弱的藍光,仿佛在為他指引方向。
在奔跑中,他敏銳地發現了光球下方連接著的、粗大的液氮冷卻劑輸送管道。管道上布滿了灰塵,有些地方還因為之前的震動而出現了細微的裂痕。他知道,這是唯一能延緩數據庫熔毀的東西,液氮的超低溫或許能給這顆熾熱的“太陽”降降溫。
“刪我記憶!保《哈姆雷特》第3扇區!保敦煌!保…”稷對著通訊器嘶吼出最後的、不成句的指令,聲音因為激動而嘶啞。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這些文化瑰寶的珍視,仿佛在呼應20章雲端被抹除的“數據聖像”,他要用自己的方式守護這些不可再生的財富。
下一秒,他做出了令所有人窒息的舉動!
他張開雙臂,如同一個擁抱太陽的殉道者,猛地撲倒在滾燙的數據庫外殼與冰冷的冷卻劑管道之間!他用自己衰老的身體,死死壓住了管道一處因震動而破裂、正在噴射超低溫液氮的裂口!
“嗤——!!!”
恐怖的低溫瞬間侵襲了稷的身體!他後背接觸液氮的部位,皮膚、肌肉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碳化、變黑、凍結,仿佛被瞬間扔進了南極的冰窟!那刺骨的劇痛如同億萬根冰針紮入骨髓,讓他忍不住發出一聲痛苦的悶哼。但他咬緊了牙關,用儘全身力氣,甚至用頭顱狠狠抵住管道,確保身體最大麵積地堵住泄漏,讓儘可能多的液氮流向他身下熾熱的數據庫外殼!
他的意識在劇痛中有些模糊,但腦海裡卻不斷閃現出那些文化瑰寶的身影:《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貝多芬《命運交響曲》激昂的旋律、《孫子兵法》中蘊含的智慧…這些畫麵支撐著他,讓他不敢有絲毫鬆懈。
雲民的自毀掃描係統很快鎖定了這個“異常乾擾源”。一道紅光如同探照燈,掃過稷碳化的後背和因劇痛而扭曲的臉龐。係統開始冰冷地分析著這個用身體阻止自毀的人類:
“目標:原生人類個體(編號未知)。
生命體征:急速衰竭。
腦部掃描:檢測到唯一高強度、結構化神經活動信號…內容解析:…水稻基因組圖譜(Oryzasativa)…無其他有效文化或戰略數據。
威脅評估:低。行為邏輯:無法解析。結論:非標準攻擊單位。”
在絕對理性的判斷中,這個腦子裡隻有水稻基因圖譜的老農,毫無價值。他沒有攜帶任何武器,也沒有掌握什麼重要的戰略機密,他的行為在係統看來是如此的荒謬和不可理喻。但正是稷這種對農耕的“純粹”執念,短暫欺騙了係統,贏得了寶貴的幾十秒!
熾熱的數據庫外殼在液氮的冷卻下,溫度開始驟降,表麵的紅色裂紋擴張速度明顯減緩,有些地方甚至停止了蔓延,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這細微的變化,讓所有人都看到了一絲希望。
然而,稷的身體卻在極熱(數據庫)與極寒(液氮)的夾擊下,遭受著毀滅性的打擊。他的皮膚已經失去了彈性,變得像一塊燒焦的木頭,碳化區域不斷從後背向四肢蔓延。他能感覺到自己的生命力正在急速流逝,就像即將燃儘的蠟燭,生命之火越來越黯淡。
但他的眼神依然堅定,仿佛在說:隻要能保住這些文化瑰寶,一切都值得。
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倒計時還在無情地跳動:200秒…150秒…100秒…
原人們衝到了稷的身邊,想要將他從數據庫外殼上拉開,但稷卻用儘最後一絲力氣搖了搖頭。他知道,一旦自己離開,液氮會再次泄漏,之前的努力都將前功儘棄。
“快…想辦法…轉移數據…”稷艱難地吐出幾個字,聲音微弱得幾乎聽不見。
原人們明白了他的意思,立刻行動起來。他們有的試圖破解數據庫的加密係統,有的則在尋找數據傳輸的接口,每個人都在與時間賽跑。
雲民的安保機器人也趕到了,但它們看著眼前這一幕,係統似乎陷入了混亂。它們的程序裡沒有應對這種情況的指令,是繼續執行自毀協議,還是保護這個用身體阻止自毀的人類?
就在這時,數據庫表麵的紅色裂紋突然又開始擴大,比之前更加迅速。原來,稷的身體已經無法完全堵住液氮泄漏的裂口,冷卻效果在逐漸減弱。
稷感受到了數據庫外殼溫度的回升,他知道自己快要支撐不住了。他用儘最後一絲力氣,將頭微微抬起,望向那顆依舊散發著熾熱光芒的球體,眼中充滿了不舍。
“一定要…保住它們…”這是稷留下的最後一句話。
隨後,他的身體徹底失去了力氣,頭無力地垂了下去,生命之火徹底熄滅。
但他的身體依然保持著撲倒的姿勢,像一座永恒的雕像,死死壓在冷卻劑管道的裂口上,為原人們爭取著最後的時間。
在稷的犧牲下,原人們終於成功破解了部分數據庫的加密係統,開始將那些珍貴的文化數據轉移出來。《哈姆雷特》的全息演繹、敦煌壁畫的數字掃描、《論語》的原始誦讀音頻…這些人類文明的瑰寶,在稷的守護下,得以重見天日。
當倒計時歸零的那一刻,文化基因庫核心數據庫雖然還是發生了部分爆炸,但由於大部分珍貴數據已經被轉移,損失降到了最低。
硝煙散儘,機房裡一片狼藉。稷的身體已經被爆炸的衝擊波掀到了一邊,碳化的身體在廢墟中顯得格外醒目。原人們默默地走到他的身邊,為他蓋上了一麵用稻穗編織的旗幟。
這麵旗幟在風中輕輕飄揚,仿佛在訴說著這位老農的壯舉。他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什麼是守護,什麼是傳承。他雖然隻是一個普通的農民,腦子裡隻有水稻基因圖譜,但他卻用最偉大的方式,守護了人類最珍貴的文化遺產。
稷的精神,如同那些被他守護的文化瑰寶一樣,將永遠流傳下去,激勵著後人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