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往事》係列是一個前傳性質的故事,在每一卷的結尾都會附上一章。同樣,《大秦往事》每一章之間的故事是連貫的,喜歡的朋友們可以挑著看。)
「笑書,你說的名震京師、驚天動地的大事,不會就是來酒館聽人說書、吃飯喝茶吧?」
「他娘的,秦尊,你咋就不能像我一樣瀟灑沉穩一點兒呢?一來就大呼小叫的,好像個咋咋呼呼的蠢漢,真是有失風度,嘖嘖嘖,快離我遠點兒,彆丟我的人……」
「我……」
此刻,江笑書、秦尊、秦安然三人來到了京城一酒樓的大門外。
此處喚作「醉霄踏雲樓」,乃是秦城首屈一指的大酒樓,其掌勺的大師傅劉光寶乃先帝高欽帝秦望賢的禦廚,後高欽帝駕崩後,當時還是太子,現如今的大秦皇帝秦政安便將他返遣回鄉,他得了安家銀子後卻隱藏自己曾經的禦廚身份,留在了這個在當時不知名的小酒樓,當上了此間主廚。
之後不久,他在三十年一度的「食神筵」比拚中憑借「青鳳歸巢」、「珍珠翡翠白玉湯」以及「墨龍珠」三道佳肴一舉奪魁,成為當今大秦帝國公認的食神。更被當時初登大寶的秦政安連口稱讚,並題名「醉霄踏雲」於此間酒樓,自此以後,原本隻是生意不錯的普通小酒樓,慢慢的便成了京城首屈一指的,常人千金難入的「醉霄踏雲樓」……
隻見該樓共六層,每層皆成八卦之型,八方各有一道窗,約莫有十餘丈高,端的是氣派無比,外樓屋簷之上,雕刻著朵朵祥雲,更有華光溢彩的彩繪錄畫其上,乃畫師孫伯青耗費半月時光描繪的新春秦城繁華之景象,這孫伯青畫師,可是「畫聖」吳寅橋的唯一親傳弟子。
看向內部,酒樓主體皆為紅木打造,每一席桌椅都墊上了緋色坐墊及桌布,但凡酒樓內的拐角處,都擺有烏木展物架一個,上麵放著名貴的花瓶、栩栩如生的雕像或是玉石假山,地麵鋪著厚厚的乳白色地毯,最吸睛的還是那自屋頂上,墜下的那盞幾乎與樓等高的巨大燈盞,上麵插滿了粗如兒臂的牛油大燭,照得滿屋燈火通明,亮如白晝,整個酒樓,極儘奢華之格調。
而此間的客人,或是大腹便便,執酒杯放聲談笑;或是青衫儒帽,扶桌吟詩作賦;亦或是身著錦帽貂裘,偕伴放肆取樂……
坐在一樓的說書先生,清了清嗓,驚堂木一拍,便要向此間貴客暢談江湖軼事……
江笑書此刻便慢條斯理的邁開步子,領著秦尊、秦安然向門內走去。
門口的兩個門房看見了江笑書,立刻迎了上來,熟稔的點頭哈腰,然後堆出比見到自己情人都還要激動,比見到祖宗還殷切的笑容,開口笑道:
「小江公子,您今兒……」
江笑書抬了抬手,便阻止了二人的逢迎,隨後從懷中甩出兩塊兒分量不輕的銀子,二人忙不迭的接住,隨後江笑書在二人千恩萬謝的道謝聲裡、難掩喜色的目光中走入了醉霄踏雲樓。
秦安然拉著江笑書的手,喜盈盈的朝四處打量;秦尊則一臉不解、亦步亦趨的跟著正在向樓上幾位女子挑眉的江笑書走了進去。
樓內眾客人聽見門房的聲音,隨後見了江笑書後,大多看了一眼就轉過頭去不再高談闊論,並向並非京城本地人氏的朋友提醒讓其收聲。說書先生也會心一笑,停下了本欲開始的演說。而有幾位女子,在江笑書向他們做作的挑了挑眉後,則俏臉一紅,羅袖拂麵,低頭側身偷偷打量江笑書。
江笑書看見了幾位女子的神態,哈哈大笑,隨後轉頭對秦尊誇耀道:
「看見沒有?咱這相貌擺在那兒,那就有姑娘懂得欣賞。要是換你給人家挑眉,我保管她一壺酒就給你淋成落湯雞,你信不信?」
秦尊漲紅了臉,垮
著嘴反駁道:「江笑書你放屁,我這會兒是因為年紀小,還沒長開,等過個幾年再看看,我肯定得和你一樣帥了,不對,是比你還要帥。」
「哎嗨,小子,是不是好久沒和你打架了你皮癢了不是?你看我不……」……
正在兩人拌嘴之時,從內堂走來了一位年輕的夥計,他走路時不時打量四周,行走姿勢也畏畏縮縮,好像是生怕不留神打爛了此間的東西,在喧鬨的酒樓因為江笑書一行的到來而快速安靜後,他甚至連呼氣吸氣都刻意小聲了,他四處張望,想知道發生了什麼,終於,幾個小孩子印入了他的眼簾。看書菈
「這幾位小朋友,你家大人在何處?小孩是不能單獨來酒樓喝酒的。」迎上來夥計開口詢問,他本來看著江笑書等不像大人準備直接轟走,可見幾人衣飾華貴,隻怕是跟隨家中長輩前來用膳的半大孩子,故而有此一問。
江笑書愣了一下神,神色詫異的轉頭望去,看見了麵生的夥計,隨即打量了他幾眼,便雙掌輕拍,作恍然大悟狀。
笑書伸出手指撫著下頜,再次微微挑眉,隨後燦爛的笑了起來:
「我若是偏要來喝你二兩小酒呢?你要不要把我們幾個小——孩子趕出去?」
那酒保一聽,連連嗬斥道:「你這孩子,可彆在這兒瞎胡鬨了,你看著年紀隻怕十五歲都還沒有,旁邊這孩子隻怕比你還小上幾分,那個小姑娘更是年幼,小小年紀,來咱們酒樓又喝的了幾錢酒,付的起多少賬啊?快出去,不然等會兒掌櫃過來,我可攆人了啊。」……
酒保說完這句話,卻發現本來就已經因為江笑書等人到來而從喧鬨不已變得安靜幾分的酒樓,此刻更是變得鴉雀無聲……
「這、這是咋回事?」酒保內心不禁泛起了嘀咕,自從上個月上京城來謀得酒樓夥計這一份營生,自己沒少見到此處的達官顯貴於酒醉後鬨事,然後撂下句「我爹是某某員外郎、我舅舅是某某郎中」後揚長而去,前來問詢的捕快聽了都不敢追究。
這本是京城天子腳下,俗話說「秦城半數皆明府」,「明府」乃縣官之雅稱,就說的是京城誰便拉個人都是至少是縣太爺那麼大的官兒,雖有誇張成分在內,卻也側麵說明秦城達官顯貴數量多的驚人。
而這醉霄踏雲樓又是京城最豪氣的酒樓,來這兒的哪個不是仗著家世顯赫,無法無天慣了,誰也不放在眼裡的貴人?
可是此刻,這些平日裡極難伺候的官老爺,大財主,卻像是個個服了啞藥般,紛紛閉上了自己平日裡口若懸河的金口……
隨後,竊竊私語的議論聲從眾食客中傳來:
「這是新來的夥計麼?連江家小公子都不認識?」
「這不就是脖子送到鍘刀下——迭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