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後世這三人的君主,朱棣自然明白三人的才能,也知道在陳林手下當管家的份量,便上前解釋道:“你們彆以為這個官家就真的隻是官家。”
“需知你們的陳先生手下可是有著諸多產業,都是事關朝廷大政方針的工程。”
“好好跟著學習,不會錯的。”
朱元璋和陳林則是好笑的看著朱棣,他們都問道朱棣身上的酸味。
能不酸嗎?
原本屬於永樂朝三大名臣,現在活生生被彆人撬走,酸,太酸了。
三楊在聽了朱棣的解釋後,非但沒搞明白,反而更迷糊了。
但他們看到朱元璋在一旁沒發表任何意見,也隻能默默應下,或許真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呢!
陳林沒工夫管三楊的心態,而是看向長相清奇的鐵鉉。
鐵鉉有胡人血統,鼻梁很高,眼窩很深,也很帥。
“鐵鉉。”
鐵鉉趕緊上前行禮:“見過先生。”
“你的任務是學習後世的律法,我給你五年時間,你的畢業作業就是製定出一套完善的大明新律,有信心嗎?”
鐵鉉臉色一緊,讓自己製定律法!?
他有這個能耐嗎?
其他人也是震驚的看向鐵鉉,朱元璋拉著陳林來到一邊:“啥意思,《大明律》不行嗎?”
陳林不耐煩道:“你管那麼多乾嘛,新律法出來後行不行,不還得由你這個皇帝來定,到時候再說唄!”
“那你讓鐵鉉白白浪費五年,不虧嗎?”
陳林自信一笑:“退一萬步說,五年後他製定的律法在你這通不過,可這五年時間他也學習了海量後世律法,這樣一個既懂得大明律法,又精通後世律法的人才,你覺得能虧嗎?”
朱元璋捋著胡子:“倒也是哈,行,那你繼續,我倒要看看你還有什麼花招。”
陳林最後看向解縉:“天才伸童解縉是吧!”
“先生過獎了,學生解縉,見過先生。”
陳林點點頭:“你很聰明,但你要記住一句話,聰明反被聰明誤,有時候人太聰明,容易遭天妒。”
“學生謹記先生教誨。”
“我給你的任務是學習《新華字典》,編纂一本屬於大明的字典,並整理我帶回來的所有資料,分門彆類,製定成冊,再搜集從古至今所有文獻,隻要你認為對值得流傳至後世的,都可以收錄在冊......”
朱元璋、朱棣幾人腦海中突然跳出四個字!
《永樂大典》!
不對,現在應該叫《洪武大典》。
而且是加入陳林所帶來的後世知識,可稱之為《超級洪武大典》!!
朱元璋興奮了,怎麼看解縉怎麼可愛,《洪武大典》啊,這份功績足可讓後世稱頌他這個洪武大帝的文治之盛。
難道他也有資格成為文皇帝!?
文武皆能的皇帝,曆史上有幾人!?
朱棣又酸了,因為他的《永樂大典》沒了。
關鍵是眼前這幾為,原本都應該是他永樂朝的大臣,現在倒好,被大哥一網打儘,甚至還得到陳林的真傳,那自己今後還怎麼混。
朱元璋這時候也想到這點,先前心底那份擔憂,瞬間煙消雲散。
永樂大帝被砍斷手腳,即便他這個老四再有能力,沒了助手還怎麼翻出浪花?
這些人再在陳林手下鍛煉幾年,到時候回歸太子身邊,如虎添翼啊!
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