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
阮經天支支吾吾說道:“先前遞交的朝貢清單,外臣昨夜看過之後,覺得有所錯漏,外臣想拿回重新擬一份,還望大人應允。”
那日勿趕緊附和道:“是是是是,外臣也沒有認真過目,都是手下人亂寫的,不作數,不作數的。”
陳林點點頭:“原來是這樣,本官以為你們打發叫花子呢,既然不作數,那就拿回去重新準備,就這樣,都下去吧!”
那日勿和阮經天對視一眼,雙雙行禮後,戰戰兢兢的下去了。
楊士奇上前說道:“先生,既然已經見過安南和占城使臣,是不是將其他藩國的使臣也一並見了。”
陳林端起茶盞:“可以,讓琉球使臣進來。”
“大人英明,這幾個藩國中,就屬琉球使臣所呈朝貢清單最為豐厚,也是對大明最為恭敬的藩國。”
“學生覺得琉球使臣可以區彆對待,不必像對付安南、占城使臣那般,以勢壓人。”
陳林點點頭:“知道了。”
很快,琉球使臣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正堂。
身姿挺拔、目視前方,五官偉正,看見陳林的瞬間,便整理身上與大明官服幾乎相同的琉球官服,拱手下拜。
“琉球使臣李順,見過天朝外交部長大人。”
“李大人請起。”
“謝部長大人。”
陳林朝李順招了招手:“李大人近前說話。”
李順再次拱手後,這才走上前,坐在陳林下首位置,目光真誠的看著傳說中的外交部長大人。
李順表示,這麼年輕的嗎?
鴻臚寺變外交部,聽說就是出自這位外交部長之手。
如此年輕,是如何影響皇帝陛下做出變革?
得小心了,決不能因對方年輕就掉以輕心。
李順收斂心神,小心應對。
“李大人此次前來,在海上走了多少時日,是否遇上倭寇?”
李順拱手道:“多謝大人關心,海上行船共計四天時間,至於倭寇,前幾次朝貢外臣都有遇上,上繳一些錢財後,倭寇倒是都會放行。”
“可這次一路下來,雖然也發現幾艘倭寇海船,奇怪的是他們並未上前索要錢財。”
“當時外臣也很奇怪,直到抵達龍江驛,才聽說原來是天朝上次出兵滅了登陸襲擾大明沿海的倭寇,使得倭寇元氣大傷,不敢在隨便出手。”
“加之各個藩國朝貢大明,乃是皇帝陛下定下的國策,倭寇想要生存下去,不敢在朝貢期間鬨的太大,應該是怕引發大明雷霆之怒。”
陳林點點頭:“我再問你,琉球水師可有與倭寇一戰的實力?”
李順明顯一愣:“敢問大人是否要對倭寇出手?”
陳林嘴角一揚:“看來李大人也想對倭寇除之而後快啊!!”
李順拱手道:“沒錯,倭寇縱橫東洋海麵,不僅是我琉球,包括高麗、呂宋、安南等國也不勝其擾,大明商船每次出海......”
說到這,李順突然意識到什麼,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