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火力分散到各個戰艦!”
鄭和趕緊問道:“有什麼問題嗎師父?”
陳林搖搖頭:“我不太懂打仗,不過鐵甲艦的火力應該優先保證。
具體如何排兵布陣,你們幾個自己商量著辦,我隻是來殺倭寇的。”
鄭和解釋道:“我們就是這麼安排的,優先保證鐵甲艦火力,但也要分配一些到其他戰艦上,形成合圍之勢。”
這時候朱元璋跳出顯示自己的存在:“到時候給咱一挺機槍就行。”
張赫幾個苦笑著對視了一眼,來倆拖油瓶,難受!
可仗還得打,圍三缺一陣型還得布置。
隨著火力被平均分配下去,張赫再次下令,讓各戰艦船長來鐵甲艦開會,商議接下來的具體布置,將任務傳達到每一艘戰艦上。
入夜後,水師艦隊出了長江口,正式入海。
夜間行船本是大忌,最穩妥的做法本是先靠岸,等天亮後再出海。
但張赫幾人覺得,要的就是突然性,要的就是讓倭寇緊張,給足心理壓力。
加上有鐵甲艦大燈指引,水師艦隊抵達預定海域問題不大。
雖然鐵甲艦的燈光也能向周圍跟蹤的倭寇顯示,大明水師來了。
可這也是一種傳話,你們要是害怕的話就趕緊跑。
如果要決一死戰的話,就趕緊集結艦隊。
不管倭寇選擇哪條路,對大明來說都有好處。
選擇逃跑,可以,那大明就順勢收下浙東外海那幾座島嶼。
選擇決一死戰,也可以,直接一網打儘,徹底解決浙東外海倭寇之患。
........................
倭寇老巢,幾個頭領收到大明水師的動向後,召開緊急碰頭會。
“張赫這是故意讓我們知道他們的行蹤,想嚇退我們,我建議將計就計,直接撤離,到倭國安家。”
“那不行,撤走的話,這十幾年來在大陸積攢的勢力,豈不是要拱手讓人?”
“走不走,大陸上的勢力都得被朱元璋清剿,我傾向遠遁倭國,或者直接與琉球那邊合流,直接拿下琉球立國。”
“咱們就沒一戰之力嗎?”
“咱們有48艘戰艦,明朝水師才16艘,直接將他們全都擊沉不就行了。”
“不太現實,據探子來報,明朝水師中有一艘鐵甲艦,單就這一艘鐵甲艦就裝備32門火炮,32門火炮啊,咱們最大的船上也就裝備了4門火炮,怎麼打?
再加上鐵甲艦的鐵製船身,即便咱們的火炮擊中他們,也未必能擊沉,太難了。”
“一對一打不了,那就十對一,反正咱們船多,明朝其他水師戰艦不一定是咱們的對手,隻要乾掉那艘鐵甲艦,這一戰還有得打!”
“我得到情報,此次明朝水師雖然就出了一艘鐵甲艦,可在龍江驛那邊,同樣的鐵甲艦還有好幾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