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8月25日淩晨三點,陳樾的實驗室還亮著燈。桌上堆滿了各種化學試劑和食品樣品,最顯眼的是一個冒著熱氣的小布包。
"成功了!"陳樾興奮地拍了下桌子,把趴在門口打盹的警衛員小張嚇得一激靈。
小張揉著眼睛走進來:"陳總工,您這又折騰啥呢?"
"看好了!"陳樾像個變戲法的,把一小包白色粉末倒進鐵罐裡,又加了點水。隻見鐵罐裡的水很快開始冒泡,不到五分鐘就咕嘟咕嘟燒開了。
"我的老天爺!"小張瞪圓了眼睛,"這...這是仙術嗎?"
陳樾哈哈大笑:"這叫自熱包,用的是石灰石和緩釋劑..."看小張一臉茫然,他改口道:"就是能讓水自己燒開的藥粉。"
小張小心翼翼地摸了摸鐵罐,燙得趕緊縮回手:"這要是給前線送去,戰士們不就能喝上熱水了?"
"不止熱水..."陳樾神秘地眨眨眼,"還有熱飯!"
第二天一早,陳樾就帶著他的"魔法粉末"衝進了食堂。大師傅老劉正和麵呢,被他嚇了一跳:"陳總工,您這大清早的..."
"老劉,借你蒸鍋用用!"陳樾已經自顧自地忙活起來。他把大米和水裝進鐵飯盒,又放入一個自熱包,然後用毛巾裹得嚴嚴實實。
二十分鐘後,當陳樾掀開毛巾,一盒香噴噴的白米飯呈現在眾人麵前。食堂裡的工人們都看傻了眼。
"神了!這不用火就能做飯?"
"聞著還挺香!"
"陳總工,這玩意兒能熱菜不?"
陳樾笑而不答,又拿出幾個鐵盒,分彆裝上紅燒肉、青菜和湯。不一會兒,一頓熱氣騰騰的飯菜就準備好了。
"這叫自熱軍糧。"陳樾招呼大家品嘗,"在前線,戰士們不用生火也能吃上熱飯熱菜!"
老劉嘗了口米飯,突然紅了眼眶:"當年打小鬼子時...要是有這個...好多戰友就不會因為吃生米落下胃病了..."
當天下午,陳樾又搗鼓出了新花樣。他把自熱包縫進布片裡,做成了巴掌大的暖寶寶。
"這個貼在衣服裡,能發熱六小時。"陳樾給技術員們演示,"冬天站崗時往胸口一貼,暖和著呢!"
技術科的小王靈機一動:"陳總工,這個要是做大點,是不是還能當簡易熱水袋?"
"聰明!"陳樾讚許地點頭,"傷員保暖就靠它了!"
8月27日,陳樾的實驗室變成了食品博覽會。桌上擺滿了各種新奇玩意:金黃色的方便麵、硬得像磚頭的壓縮餅乾、乾巴巴的蔬菜乾...
"這個麵條用開水一泡就能吃。"陳樾掰下一塊方便麵示範,"加了這個調料包,味道不比現煮的差。"
趙廠長嘗了一口,驚訝道:"還真有嚼勁!這怎麼保存?"
"真空包裝,放半年都不會壞。"陳樾又指向壓縮餅乾,"這個更厲害,一塊能頂一頓飯,特彆扛餓。"
最讓人叫絕的是脫水蔬菜和肉乾。原本需要冷藏的食材,經過特殊處理後變得輕如羽毛,用水一泡又能恢複原樣。
"妙啊!"後勤處長老馬如獲至寶,"這運輸起來可方便多了,重量不到原來的十分之一!"
陳樾把厚厚一摞資料交給趙廠長:"全套技術都在這裡,從配方到生產工藝。得抓緊聯係全國食品廠生產,特彆是東北地區。"
趙廠長翻開資料,隻見第一頁用紅筆寫著:"務必嚴把質量關,前線將士性命攸關!發現偷工減料者,嚴懲不貸!"
"放心吧。"趙廠長鄭重地合上文件,"我親自督辦這件事。"
三天後,在上滬的一家老字號食品廠裡,工人們正圍著新到的圖紙嘖嘖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