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6月22日淩晨三點,奉天兵工廠設計室的燈光依然亮著。陳樾揉了揉發酸的眼睛,把最後一張推土機液壓係統圖紙小心地卷好。桌麵上已經堆滿了各種工程機械的圖紙,起重機、壓路機、打樁機...每一張圖紙上都密密麻麻標注著精確到毫米的數據。
"總算告一段落了。"陳樾自言自語道,伸手去摸桌上的搪瓷缸,卻發現裡麵的茶水早已涼透。他站起身活動了下僵硬的腰背,走到窗前深吸了一口夏夜的空氣。遠處廠區的輪廓在月光下若隱若現,偶爾傳來夜班工人交接班的說話聲。
突然,辦公室的門被輕輕推開,趙廠長端著兩個鋁製飯盒走了進來:"我就知道你這個點還在加班。喏,食堂老王特意給你留的餃子,還熱乎著呢。"
陳樾這才感覺到饑腸轆轆,接過飯盒狼吞虎咽起來。趙廠長趁機翻看著桌上的圖紙,眼睛越瞪越大:"我的老天爺,你這是要把全世界的工程機械都設計個遍啊?"
"這才哪到哪。"陳樾嘴裡塞滿餃子,含糊不清地說,"等咱們把這些都造出來,西北試驗場的工程進度至少能快三倍。"
趙廠長小心翼翼地展開一張起重機的圖紙,手指輕輕撫過上麵精細的線條:"老陳,你說實話,這些設計...都是從國外學來的?"
陳樾的動作頓了一下,隨即若無其事地繼續吃餃子:"大部分是,有些是我自己琢磨的改良。怎麼,有問題?"
"問題?問題大了!"趙廠長突然提高音量,嚇得陳樾差點噎住,"這些設計比老毛子的先進太多了!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這意味著咱們的工程兵不用再拿鐵鍬挖戰壕了!這意味著咱們的基建速度能趕上鷹醬佬了!"
陳樾笑了笑,沒有接話。他總不能說這些在前世都是最基礎的工程機械吧?
"明天我就上報領導。"趙廠長激動地在辦公室裡來回踱步,"咱們得專門建幾個分廠來生產這些寶貝!"
第二天清晨,技術部的二十多名骨乾工程師圍著會議桌上攤開的圖紙,發出一陣陣驚歎。
"這個推土機的液壓係統太精巧了!"
"快看起重機的回轉機構,比毛熊的還先進!"
"陳工,這個壓路機的振動裝置是怎麼想到的?"
陳樾耐心地解答著每一個問題,同時悄悄觀察著每個人的反應。他需要找出最可靠的人選來負責各個機械的試製工作。
"張工負責推土機,李工負責起重機,王工負責壓路機..."陳樾有條不紊地分配著任務,"記住,每個關鍵部件必須三次檢驗才能裝配。"
6月30日,當陳樾將優化後的推土機圖紙交給技術部時,一個意外的消息傳來:高層已經批準在兵工廠外圍新建三個工程機械分廠!
"這麼快?"陳樾驚訝地看著批文。
趙廠長神秘地笑了笑:"王震山那老家夥在西北天天催,上麵都被他煩死了。再說了,你設計的這些機械,哪個不是國家急需的寶貝?"
接下來的日子,奉天郊外的荒地上突然熱鬨起來。來自全國各地的建築工人和機械設備源源不斷地彙聚到這裡,三個巨大的廠房以驚人的速度拔地而起。陳樾每天都要騎著自行車在各個工地間穿梭,解決各種技術問題。
7月5日,三個分廠同時竣工。在簡樸的剪彩儀式上,趙廠長紅光滿麵地宣布:"從今天起,這裡就是咱們國家的工程機械搖籃!"
陳樾站在人群中,看著工人們臉上洋溢的自豪笑容,一種使命感油然而生。他知道,這些廠房裡即將誕生的鋼鐵巨獸,將改變這個國家的建設速度。
回到設計室,陳樾立即投入起重機圖紙的完善工作。這台被命名為"擎天1型"的輪式起重機,采用全液壓驅動,最大起重量達到15噸,足以滿足大多數工地需求。
"陳工,這個轉盤軸承的尺寸是不是標錯了?"年輕的技術員小王疑惑地問道。
陳樾仔細檢查了一下:"沒錯,就是要這麼大。咱們要預留改裝空間,以後說不定要改成25噸級的。"
小王瞪大了眼睛:"25噸?那不得跟座小山似的?"
"這才哪到哪。"陳樾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等咱們技術成熟了,100噸級的都能造出來!"
7月10日,當陳樾將起重機和壓路機的全套圖紙交給生產部門時,三個分廠已經開始了試生產。機器的轟鳴聲日夜不息,工人們三班倒作業,整個工業區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陳工!快來看!"一天中午,起重機分廠的廠長興衝衝地跑來,"第一台"擎天1型"組裝完成了!"
陳樾立即跟著他跑到裝配車間。隻見一台通體鮮紅的鋼鐵巨人巍然矗立,粗壯的吊臂直指蒼穹,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試試車?"裝配組長期待地問。
陳樾點點頭:"先空載運行,注意觀察液壓係統壓力。"
隨著柴油機的轟鳴聲,起重機的吊臂緩緩升起,回轉平台平穩轉動,鋼絲繩順暢地收放。在場的工人們不約而同地鼓起掌來。
"成功了!"
"太漂亮了!"
"比老毛子的強多了!"
陳樾卻沒有放鬆警惕,親自爬上駕駛室檢查每一個操作杆的靈敏度,又鑽到車底查看液壓管路是否漏油。直到確認每一個細節都完美無缺,他才露出滿意的笑容。
7月20日,當打樁機、攪拌機和叉車的圖紙也交付生產後,陳樾終於可以稍微喘口氣了。他站在廠區中央的瞭望塔上,俯瞰著三個分廠繁忙的景象:這邊是推土機正在進行最後調試,那邊是壓路機排隊等待噴漆,遠處還有一排排嶄新的叉車正在裝車準備發往全國各地。